厘清信用建设清单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作者:王小林 刘隆康 易根琴 日期:2020-10-19 13:32:12

  导读  

金融生态的不断向好,使银行扩大信贷投放支持企业发展、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意愿更强、力度更大,实现了守信者贷款有帮手、发展有推手,开创了政银企农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正文  

征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企业发展需要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离不开征信赋能。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宜丰县支行作为该县信用体系创建牵头单位之一,在中国人民银行宜春市中心支行的指导下,全力策应地方政府金融信用示范县创建工作举措,积极探索创新征信宣教、信用修复、示范引领、风险预警四位一体信用创建机制,为宜丰经济跳跃式发展助力,为“信用宜丰”建设加油。


  基本做法  

常做“加法”,创新征信宣教机制

为延伸宣教触角,拓展宣传广度,深耕信用文化,厚植特色宣传,支行将征信宣教工作与该县文明城创建有机结合,通过做好点、线、面三个层面加法,让诚实守信内化到每位公务员、企业家和老百姓的血液中。

1.“网点+站点”。在现有银行网点的带动下,依托45个“普惠金融服务站”和215个助农取款点,利用站点有固定场所、有标识牌、有宣传栏、有服务队等优势,指导各站点落实精准需求,设置“征信宣传专区”,将征信宣传搬到农民家门口。

2.“线上+线下”。指导辖内银行网点在利用全天候摆放宣传折页、张贴宣传海报、播放宣传标语等传统线下宣传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制作微刊、动漫、借助银行短信平台和“宜丰发布”公众号等定期推送征信知识。并与公交公司合作,将征信宣传微视频在车载电视上滚动播放。

3.“城市+农村”。积极争取地方综治部门支持,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结合银行网点分布特点,依照“园区+企业”“城区+社区”“乡镇+村组”等分类划片包区,通过以人才带动、以专题带动、以区域带动、以节点带动等方式,突出主题,深化“五进”宣传,确保宣传无死角全覆盖。

细做“减法”,探索信用修复机制

为引导更多的人明确守信与失信的边界,支行推动县政府在坚持惩戒失信、奖励守信的内在要求,建立健全红黑名单退出、奖惩解除和记录留存协同机制,构建“谅解+救济+缓冲+奖惩”的多维信用修复机制。

1.有序核减红黑名单。企业红黑名单根据认定错误、自我修复、认定标准调整等不同情况进行弹性管理,有序核减,充分体现“红黑名单”有奖有惩、有退有进。当前,全县公布黑名单910个条目,自修复机制建立以来,共核减596条,核减率达65.49%。信用修复者重新获得银行授信。

2.合力指导信用修复。明确“黑名单”内企业及一致行动人或个人法定义务履行完毕,社会不良影响消除后,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失信企业或个人签署诚信承诺书、接受信用专题教育、信用核查等方式完成信用修复。

3.帮助失信人及时减损。为减小因失信行为对就业、提拔及获贷等影响,信用修复后可解除相应禁制,企业或农户有资格重新参与信用企业或信用户评定。

善做“乘法”,构筑示范引领机制

为打造“信用宜丰”品牌,县政府主动作为,将历年财园信贷通不良贷款悉数代偿到位。在县政府的示范引领作用下,支行按照“创建一个,带动一片,推动整体”的思路,建立信用示范引领长效机制。

1.持续开展信用评定。由政府牵头,继续深入开展信用企业、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农户评定,对优良表现的信用户进行提档升级,对信用状况恶化的予以降级退出。同时,定期择优对信用主体进行现场授牌、放贷签约仪式,“做大”信用评定的影响力。目前,已对辖内100余户企业和1800余户农户进行了信用等级提档升级,对5户企业和86户农户因经营不善无力偿还贷款等因素进行了信用等级降档或退出。

2.着力推进金融样板村建设。争取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支持,在信用评定的基础上,以区域产业为依托,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大力开展金融示范县、普惠金融示范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样板村、金融支持乡村振示范区等创建活动,信用村可获得整体授信,享受银行获贷绿色通道,“放大”示范带动的辐射力。当前,全县建成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样板村1个,信用村从12个增加至65个,信用农户数从7188户增加至10219户。

3.落实信贷支持政策。指导银行用好中小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和农户信用信息系统,对样板村或信用村开展整体授信,对其他信用主体按照信用等级进行累进授信,如对农户按照信用等级不同给予1万~5万元小额授信,对信用村内信用户可提高至5万~10万元,对信用乡镇内信用户提高至15万元,根据逐年累计信用状况,最高可授信30万元,对信用企业分别给予50万~200万元授信。

巧做“除法”,完善风险预警机制

支行通过用好一个系统、一把利剑和一个平台建立信用风险事中事后监测预警机制,助力银行信贷资产保全,避免甚至消除失信行为带来的影响,让失信人无所遁形。

1.运用“宜丰县重点企业金融风险信息早期识取系统”监测预警事中信用风险。支行指派专人负责实时监测企业经营动态,对出现风险苗头的企业“第一时间”出具风险提示函转发放贷银行,2020年3月,通过系统显示某竹木加工企业水电费用等监测指标严重异常,根据风险提示,银行及时实地走访了解,发现该企业主获贷后挪作他用,导致资金链断裂,银行得知后及时采取资产保全措施。

2.运用“金融案件执行庭”开展涉及金融领域的失信专项治理,做好事后保全。2019年年初,支行联合县法院共同打造江西省首个“金融执行庭”,以破解金融债权案件执行难问题,防止金融信贷资产流失,让“金融利剑”持续震慑每个失信企业和个人。该庭成立以来,已执结金融债权案件276件,执行标的兑现金额4122.71万元,执结数量和到位金额分别较2018年增长100%和97.54%。

3.运用“公检法沟通联络平台”,实现金融失信违法信息共享。支行积极建立了金融机构与公检法的沟通联络平台,通过“宜丰发布”和“宜丰在线”定期公布失信人名单及金融违法信息。近两年来,该县累计公布失信执行人名单900多人次,帮助银行及时掌握放贷对象涉案涉诉情况,为银行保全信贷资产发挥重要作用。


  取得的成效  

金融生态环境再优化

通过不断加大征信宣教,营造守信处处受益、失信处处碰壁的浓厚氛围,使信息主体对失信行为都有所敬畏。一方面,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另一方面,公众守信积极性显著提高。2019年,个人征信查询量达8276笔,查询量较2018年增长14.99%。

金融支持实体再加码

金融生态的不断向好,使银行扩大信贷投放支持企业发展、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意愿更强、力度更大,实现了守信者贷款有帮手、发展有推手,开创了政银企农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主要表现在:一是信贷投放增量不断增大。近两年该县各项贷款增速分别为24.48%、16.26%,在宜春市排名分列第一名和第三名,从过去跟跑的第三方阵提升为领跑的第一方阵。二是信贷投放覆盖面不断扩大。2019年年末,银行向涉农企业和经济组织发放贷款较2018年增长16.4%。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2603笔,较2018年增长35%,有效地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问题。

宜业宜商环境再升级

引凤必先筑巢,“四位一体”信用创建工作机制的运行,宜丰宜业宜商环境得到了优化升级。截至2019年年末,宜丰县招商引资项目30个,招商金额达45.97亿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9.04%,帮助3500人次解决就业,促进了宜丰社会稳定和谐。

县域经济发展再加速

随着信用水平的不断增强,金融活水的源源注入,县域企业及个人融资需求更易满足,有力帮助企业扩产增效,间接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近两年,政府GDP增速分别达到6.7%、7.5%,财政收入增速分别为1.5%、2.5%。辖内各项存款,各项贷款双双创历史新高。同时,随着资金向农村领域和金融扶贫领域的投放,切实帮助了农民增收,贫困户脱贫。






(作者单位为中国人民银行宜丰县支行)






上一篇:疫情后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逻辑之变
下一篇:地方法人银行机构普惠小微企业信贷的发放
当代金融家 2024年4月 总第226期
出版时间:2024年04月08日
查看详细内容
 
热门排行
【新疆特稿】农信社“触及灵魂”的改革
解读从前,看见未来: 金融机构集团...
5G时代商业银行的挑战与变革
浅谈跨境网络赌博金融综合治理对策
商业银行业务联动营销效能提升之道—...
网络游戏行业洗钱风险及监管对策
古希腊的德拉克马银币——外国货币史...
古印度的重量制度和早期钱币
完善存款保险风险差别费率核定工作的...
做好金融业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