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法人银行机构普惠小微企业信贷的发放

作者:孟春景 闫凯东 富 尧 日期:2020-10-19 13:32:51

  导读  

鼓励地方法人银行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利用大数据、云技术等手段,创新小微企业信贷产品体系,丰富线上、线下协同服务体系,提高信用贷款发放效率。


  正文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六稳”“六保”决策部署,提高金融支持政策的精准性和直达性,2020年6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创设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调查显示,当前地方法人银行机构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发放面临五方面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策预期效果,亟待关注解决。


  存在的主要问题  

地方法人银行机构风险管控要求较高,制约普惠小微信用贷款发放能力

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的购买对象为最新人民银行评级1级至5级的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由于自身系统和上级行风险管控,部分评级为1~5级的地方法人银行信用贷款最高额度仅100万,部分5~10级的地方法人银行只能发放5万元以下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信用贷款发放受到较大的限制,难以支撑小微企业大额信用贷款需求。国有大型银行依托天然竞争优势,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中信用贷款比例逐年上升,而地方法人银行在多种专项货币政策支持下,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投放明显不足。

地方法人银行机构信用贷款发放意愿不强,主观减弱信用贷款投放力度

疫情冲击下,企业订单下降、销售渠道受阻、经营持续亏损,还款压力凸显。尤其是小微企业,受经济波动影响较大,而且自身风险缓释工具少、抗风险能力弱,逾期和不良激增。银行资产端收益率下行压力凸显,由于监管政策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银行议价能力下降,息差空间收窄。由于地方法人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比例较高,利润水平覆盖小微企业潜在风险的能力较弱,信用贷款发放意愿不强。此外,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地方法人银行和企业客户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企业恶意逃债容易滋生道德风险,进一步收紧地方法人银行信用贷款发放。

地方法人银行机构难以获取信用数据,影响信贷投放效率

国有大型银行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根据征信、税务、电力等综合指标科学快捷筛选优质小微客户,在线办理信用贷款发放流程,极大缩短放款时间,强化线上产品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比如交通银行利用核心企业信用,推出快易付、快易贴等供应链融资产品,积极推广线上税融通业务,向诚信纳税的小微企业经营者提供纯信用无抵押贷款;建设银行的大数据信贷产品——小微快贷,通过行内外多系统互通互联,综合测算信用额度,为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在线办理快捷信用贷款。而地方法人银行机构网点相对较少、资金成本高,受制于服务理念、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因素,金融科技建设落后,很难像国有大型银行一样开发大数据信贷产品。由于难以获取企业相关信用数据,加之地方法人银行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水平有限,缺乏有效对接小微客户和精准营销的能力,影响信用贷款投放效率。

小微企业增信能力薄弱、需求有效性不足,地方法人银行信贷投放总量受限

一方面,受地方经济下行压力影响,部分大中企业生产经营持续恶化,通过供应链流程将风险纵向传递给上下游的小微企业。同时,产能过剩行业的小微企业客户群受政策影响较大,涉诉企业较多,难以满足地方法人银行信用贷款的授信条件;另一方面,由于疫情和对未来经营的不确定性,优质小微企业主动压缩经营规模,考虑到支持政策到期后融资成本的不确定性,部分企业甚至提前偿还贷款,依靠自有资金维持运营,对信贷需求不高;在地方法人银行主动营销过程中,部分小微企业申请的资金需求与自身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偏差较大,无法实现银企有效对接。

阶段性货币政策影响市场预期,缩紧信贷市场供需形势

部分地方法人银行表示新的政策工具进一步压低贷款利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缓解银行的不良压力和资金压力。不过,未来疫情的演化仍然存在不确定性,政策到期后,企业难以承受较高利率水平带来的融资成本增加。政策期限限制带来的市场预期不稳定降低企业贷款意愿和银行放贷意愿,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信用贷款的发放。


  三大建议  

加大宣传力度,疏通政策堵点难点

一是通过电视新闻、报纸等媒介扩大政策宣传范围,同时,指导地方法人银行机构通过网点、微信公众号以及当下流行的新媒体等多种渠道,扩大政策知晓度。二是组织召开政策推进会,加强政策传导,要求地方法人银行用好用活用足政策,出台专项落实方案,针对性开发信贷产品、简化业务流程,推动金融助力“六稳”“六保”工作,加大信用贷款投放。三是着重要求地方法人机构在严守监管指标的基础上,积极落实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政策,进一步放开信用贷款限制条件,支持更多的小微企业获得免抵押、免担保的信用贷款支持,提高小微企业贷款获得性。四是组织协调政府相关部门积极联动,召开银企对接会,进一步明确政策细节、优化支持范围,广泛获取有效客户,提升企业信贷资金获得度和银行支持精准性,增加信贷投放。

加大指导力度,提高政策直达效率

加强窗口指导,探索更多的货币政策工具向地方法人银行开放,引导地方法人机构优化评级,增加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机构数量,充分发挥地方法人机构对普惠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鉴于未来疫情演化的不确定性,阶段性对硬性监管指标给予一定的衔接和缓冲,延长普惠小微贷款支持政策期限,加强政策延续性,稳定市场预期;依托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统筹市场监管、税务、水电缴费等方面大数据,建立全国统一的小微企业服务平台,降低地方法人银行数据成本;鼓励地方法人银行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利用大数据、云技术等手段,创新小微企业信贷产品体系,丰富线上、线下协同服务体系,提高信用贷款发放效率。

加大督办力度,强化政策传导落实

定期监测政策传导效果,建立工作台账,完善内部考核制度和通报制度,积极解决政策落实中存在的困难,疏通政策执行“梗阻点”;不定期检查政策落实情况,召开政策执行反馈座谈会,调查企业享受政策情况,督促地方法人银行强化政策落实,确保纾困措施直接惠及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建立健全贷款风险奖补机制,协调政府设立政府缓释金,发挥地方担保机构作用,完善政银担三方合作机制,共担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提高地方法人银行信用贷款发放积极性;探索建立地方小微企业征信平台,协助政府相关部门实行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提升金融案件执结率,协助清理拖欠账款和清收不良贷款,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司法环境。





(作者单位为中国人民银行辽阳市中心支行。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其所供职机构意见)






上一篇:厘清信用建设清单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下一篇:大数据背景下 提升银行内审价值的有效策略
当代金融家 2024年4月 总第226期
出版时间:2024年04月08日
查看详细内容
 
热门排行
【新疆特稿】农信社“触及灵魂”的改革
解读从前,看见未来: 金融机构集团...
5G时代商业银行的挑战与变革
浅谈跨境网络赌博金融综合治理对策
商业银行业务联动营销效能提升之道—...
网络游戏行业洗钱风险及监管对策
古希腊的德拉克马银币——外国货币史...
古印度的重量制度和早期钱币
完善存款保险风险差别费率核定工作的...
做好金融业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