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边牧地区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张 立 日期:2020-10-19 13:25:56

  导读  

构建政府、担保公司、保险公司、金融机构多方协作体系,推进肉牛活体牲畜质押贷款业务发展。


  正文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脱贫攻坚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通过金融精准支持产业发展,带动贫困地区脱贫是金融扶贫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通过介绍金融支持肉牛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在此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西乌旗金融机构扶持肉牛产业的做法和成效  

人民银行西乌旗支行依托当地优势特色产业,建立以产业为依托的贫困户稳定脱贫机制,引导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肉牛产业的信贷投放。截至2020年6月末,该辖金融机构金融扶贫贷款余额为1386万元,其中产业扶贫贷款余额150万元。

深耕地方特色产业,引导机构创新信贷产品

辖内西乌旗于2017年7月开展“金牛贷”业务,通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肉牛质押贷款累计发放了近7000万元肉牛养殖贷款。截至2019年12月末,“金牛贷”惠及养殖户37户,占该旗养殖户(肉牛养殖户)的13%,西乌旗农商行发放“金牛贷”金额为2055万元,其中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21户,金额为105万元。“金牛贷”的投放推进了规范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养殖,增强畜牧业竞争力,拉动地方畜牧业经济发展,促进农牧民脱贫增收,全力助推了地方肉牛特色产业发展。

调整信贷额度,支持农户养殖肉牛

西乌旗大部分农牧户养殖肉牛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养殖户基数大,肉牛养殖头数少、技术不完善、缺乏经验。针对这一实际情况,西乌旗农商行将资源向这部分人群倾斜,调整信贷政策,采取多种方式,支持农户养殖肉牛。针对有一定养殖经验、养殖规模较小的,采取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或联保贷款的形式发放;针对养殖经验不足的,以家庭主要成员或其他公职人员保证方式,为其发放贷款支持养殖肉牛;针对无养殖经验的,采取企业、合作社带动的方式,为其提供担保并为其提供养殖技术。截至2019年12月末,西乌旗农商行支持肉牛养殖农牧户135户,贷款余额 4608万元。

建立肉牛产业发展模式,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肉牛产业深入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全产业链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逐步形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贫困户与龙头企业、养牛合作社、养牛大户联结,通过订单收购、担保贷款、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养牛。延伸产业链条,推进全产业链发展。实现肉牛产业从饲养、加工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并深度研发牛皮、牛毛、牛骨等副产物,形成育种、繁育、交易到屠宰加工、冷链配送、牛骨脏器牛血生物科技研发、销售的完整绿色循环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绿色肉牛产业发展壮大,有效带动了种植业良性增长。


  金融支持地区肉牛产业升级发展情况  

截至2020年6月末,该旗各项贷款余额691115万元,同比增加3.6%;其中,涉农贷款余额636370万元,同比增长9.3%;农户贷款131025万元,同比增长11.9%;累计发放人民银行支农支贷款9310万元,其中用于支持肉牛经营主体贷款37笔,金额 2055万元。

近年,西乌旗银行业金融机构紧密围绕“生态平衡与减羊增牛”产业升级战略,支持地方畜牧业产业转型发展,创新推出信贷产品,通过“政府+银行+牧户”的方式积极推进良种肉牛的引进工作,截至6月末,地区金融支持用于支持引进良种肉牛63户,贷款金额2689万元,引进各种良种肉牛(西门达尔、夏洛莱、海福特、安格斯牛等)1470余头,带动扶贫人数71人,为实现牧民增收创收,支持地区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现代化畜牧业转型、建立草畜平衡的生态观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地区金融支持肉牛产业升级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地区对肉牛产业金融供给体系不完善

肉牛特色产业发展存在起步晚、投入周期长、风险大等特点,受全国性商业银行受授信机制约束,决策链较长、信贷成本较高,束缚了国有商业银行支持肉牛产业发展的实效性。同时,由于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受流动性不足的限制,难以发挥支持肉牛特色产业升级发展主力军的作用。

支持肉牛养殖贷款期限与养殖周期不匹配

由于大部分贷款期限短(1~3年),加之养殖肉牛一次性投入较大,导致小型养殖主体(合作社、养殖大户)和散养牧户很难扩大规模,进一步压制肉牛养殖盈利空间,直接影响到金融支持农牧民增产增收的政策效果。

地区金融支持牧区肉牛产业升级发展信贷规模偏低

截至目前,用于支持肉牛产业发展贷款资金占年度地区的农牧业贷款余额的1.4%,金融扶持量价比例不对等,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货币政策工具营运效果不佳

目前用于支持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支农再贷款资金占支农支贷款余额的22%,支农再贷款的效能发挥不够。


  相关政策建议  

引导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着力培育壮大肉牛产业升级经营主体规范化发展

按照国家新常态经济的要求,结合地区农牧业发展实际,着力提升肉牛产业升级经营主体的组织化程度,积极推广“银行+龙头企业+肉牛产业升级经营主体+牧户”等组织体系和运行模式,鼓励支持发展肉牛育肥产业和屠宰加工龙头企业,完善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家庭牧场和养殖大户为基础的肉牛产业化联合体,巩固肉牛特色产业升级现代化发展中整个产业链条的基础。

构建政府、担保公司、保险公司、金融机构多方协作体系,推进肉牛活体牲畜质押贷款业务发展

积极引导辖内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推进活体牲畜质押贷款业务,活体质押业务以肉牛产业为突破口,协同金融机构积极与政府相关机构合作,大力推广肉牛养殖保险业务的推广应用,积极推进企业和政府出资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池,金融机构立足地区特色创新相应的信贷产品,适当延长贷款期限,形成政府、担保公司、保险公司、金融机构多方协作体系。

切实发挥人民银行的窗口指导和货币政策引领作用

依托地区金融环境,构建针对肉牛特色产业升级发展的多元化金融支撑体系。明确政策性银行、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主要职能、业务范围,建立合作互补的金融支持体系。同时支持发挥政府导向职能,通过政府融资或财息、现金补助等优惠政策,提升政府在促进特色产业发展的作用,拓宽特色产业发展的融资渠道。 

发挥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货币政策工具的能动作用,完善肉牛产业升级融资的政策环境

灵活使用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运用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资金,优化了信贷结构,合理调配信贷资源,采用“活体+担保”的贷款模式,加大支持肉牛产业升级经营主体和龙头企业,帮助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降低成本,缓解肉牛产业升级经营主体和肉牛散养农牧户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


(作者单位为中国人民银行西乌珠穆沁支行)






上一篇: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路径选择
下一篇:金融禀赋助力乡村振兴的探索——以喀喇沁旗为例
当代金融家 2024年4月 总第226期
出版时间:2024年04月08日
查看详细内容
 
热门排行
【新疆特稿】农信社“触及灵魂”的改革
解读从前,看见未来: 金融机构集团...
5G时代商业银行的挑战与变革
浅谈跨境网络赌博金融综合治理对策
商业银行业务联动营销效能提升之道—...
网络游戏行业洗钱风险及监管对策
古希腊的德拉克马银币——外国货币史...
古印度的重量制度和早期钱币
完善存款保险风险差别费率核定工作的...
做好金融业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