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k4.0:与其踌躇不前,不如起而行之——读《Bank4.0》

作者:郑国忠 厦门国际银行 日期:2020-01-03 12:16:47

导读

本文基于对《Bank4.0》的研读,探讨其要点及对银行的借鉴意义。金融科技浪潮乃大势所趋,银行4.0时代已经到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和金融科技浪潮,以科技创新融合推动战略转型,加快构建银行发展新模式显得紧迫且必要。与其踌躇不前,不如起而行之,科技引领战略仍是银行业须继续坚持并应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


正文

众所周知,《Bank4.0》这本书是金融创新研究专家布莱特·金关于银行业未来发展的新思考;这本书探讨了在万物互联、人工智能的金融科技时代,银行应如何面对技术革新,并结合第一性原理和客户需求,提倡嵌入式重构金融服务模式,而非依赖网点。


什么是Bank4.0?

Bank4.0是指依托AI等金融科技技术,实现实时智能、嵌入式的、无处不在的金融服务的银行模式。Bank4.0时代是从网点时代→网银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进一步延伸到金融科技时代,摩擦越来越小,越来越线上化、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相较Bank3.0,银行业发生的最大改变是,银行不是客户要去的地方,而是成了一种行为;Bank4.0意味着有资金需求时,客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得量身定制的银行服务。

Bank4.0基于AI技术,通过敏捷的服务供应能力,帮助银行搭建金融科技平台,提供无摩擦交互体验,对实体网点无需求,不再有总分行的传统架构;而是专注于将银行的“存贷汇”等核心功能融入客户生活场景中,实现无感知的综合金融服务。

作者认为,Bank4.0与Bank3.0的差别,不只在科技的更迭,最关键的是“思维模式的转变”,银行须将自己视为“领有银行执照的科技公司”,从经营管理方面根本上推进转型。


读《Bank4.0》的心得

起而行之的危机感,确定性浪潮面前更应顺势而为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存贷汇、支付等各项金融功能脱媒都在加速,几乎每一项银行业务、每个细分领域都已有了更便捷的金融服务提供商,银行的外部竞争压力不断加剧。再伴随国内利率市场化的推进,留给中小银行转型的时间显然已经不多了。《Bank4.0》作者认为,在4.0时代,传统商业银行将面临极大的挑战和生存危机,必须加速变革,摒弃传统的网点经营思维,高度重视科技、体验和创新,并秉持开放态度,加强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方是正道。

同时,作者也提示“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亚马逊、谷歌、脸书等所提供的银行服务持续扩张,同时,新生的银行不断出现,这将不可避免地加剧竞争,最佳的应对方式就是主动出击,研发个性化的数字解决方案。

伴随作者通篇对科技的推崇和银行生存的艰难,尤其能促发中小银行起而行之的强烈危机感。金融科技浪潮下,场景金融、嵌入式、实时智能、极致体验这些也是银行业对未来金融服务的普遍共识,在确定性大势面前银行更得顺势而为、不进则退。但同时,已趋共识的金融科技F1赛道正变得越来越拥挤,更可怕的是,很多中小银行尚不熟悉方法或组不起车队参与竞赛。

体验为王,实时化、智能化、综合化、嵌入式是主要方向

第一原理建议银行应回到设计的源头来思考金融服务问题,并推进银行变革。全文多次强调基于传统物理网点或需要客户去面签或纸质签名的做法终将被社会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更为便捷化、及时的、情景式的体验、无障碍的互动是年轻一代所追逐的金融消费方式。银行的服务不再是产品为王,而是体验为王。综合全书来看,实时化、智能化、综合化、嵌入式等是未来金融服务的主要方向。

数据是核心竞争力,天然劣势的中小银行更需长短期策略统筹

数据是人工智能、语音技术、无缝衔接的动力源泉,毫无疑问,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未来金融服务领域的数据量、数据处理能力将越来越考验各家银行的实力。数据储备也将成为银行的战略资产,不仅包括行内的交易数据等,还包括融入更多外部的客户信用数据、消费数据、行为数据等;而大数据能力将成为各个银行关键的、具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众所共识的是,中小银行也应积极投入数据科技建设,缺乏大数据支撑的智慧运营、智能风控、实时嵌入体验犹如无本之木。但同时,数据资产是需要储备的,数据处理能力是不断培养、持续完善的,天然劣势的中小银行,更需做好长短期策略统筹,短期也许可以依靠购买外部数据和技术外包,但若自身不持续投入、始终受制于人,显然不利于长远发展。

一味推崇“第一性原理”有待商榷,居安思危的空杯心态值得借鉴

本书通篇强调“第一性原理”的重要性,这当然是一种很好的思维模式,能够启发从本源思考,对创造性变革有指导意义;但回顾人类历史,这也只是生存和运作模式的一种,并非绝对至上,也很难说适用于银行前中后台的任何领域。而且,该书中提及的Space X公司的火箭案例有赖于美国的大量技术储备和航天生态体系;而苹果手机的案例同样是在已有的专利储备、触摸屏等既有应用基础上的进一步整合,包括现在手机进一步推广到全面,屏实际上既可以说是应用第一性原理提升客户体验,但它也体现了依赖既有基础的类比/衍生设计的思路。蚂蚁金服的成功更是有赖于我国的特殊环境和客户移动金融习惯培育等共同作用所致,可以说它是基于第一性原理,但它更体现了综合平台和多元生态在引流蓄流方面的强大实力。再结合马斯洛五层次需求原理,第一性原理也不属高层级需求。同时,本书也并未给出银行如何借助第一性原理进行改革创新的具体策略路径。

当然,本书所强调的跳出银行固有的业务和思维模式,开创新思路,是可资借鉴的;可以说,本书强调了一个思考模式,并提醒了一种意识;对于银行业而言,应以空杯心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回归本源,兼收并蓄,主动拥抱金融科技新时代。

中小银行需要怎样的金融科技?梦想如何照进现实?

随着银行业进入Bank4.0时代,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已延伸到发展理念、经营管理及服务模式等全方位融合再造。本书中,作者对于未来金融科技的发展及其对金融服务的颠覆式创新影响罗列了大量案例。“Bank 4.0并不是让银行来适应技术,而是更好地了解银行业如何通过技术来提供服务”。本书强调了未来银行应重视、运用金融科技,也警醒了后来者,但结合国内银行的金融科技实践,本书只是提供了一个普遍认知的大方向,并未给出未来的具体策略路径或遇的问题及对应的解决思路。因此,对于初涉该领域的银行,本书有启发和促进作用;但对于已推进科技金融发展战略多年的银行而言,可资借鉴的干货并不多。

同时,在Bank4.0时代,中小银行到底需要怎样的金融科技以及如何规划,本书也并未给出具体可行的差异化建议,毕竟战术的落地执行有时远比大的战略想法的提出更为困难。相信已有涉足的银行对金融科技的主要方向并无异议,但通篇看完后又不知所措。

此外,对中小银行而言,这本就是一场输在起跑线和资源禀赋差距甚大的竞争,受限于资源和科技实力,中小银行还面临一个两难:是先把自己擅长的事情做好,储备足够的人财物资源,等到技术突破并成熟定型后再复制引进抑或直接外包;还是现在就积极大量投入资源推进新技术的预研、试错,参与前沿竞争?书中建议“最好的赌注是与市场的颠覆者合作,而不是试图竞争”,这是长远解决之道吗?也许可行思路是,中小银行还是应该结合自身的资源和发展定位,一方面适度投入持续提升自身科技建设水平,另一方面,积极跟踪业内先进技术前沿,有选择地采用跟随策略,及时进行适应性复制从而为我所用。

出发点更多基于零售业务,而较少涉及对公、金融市场等业务

本书对Bank4.0时代银行业务发展的描述和设想更多是基于零售业务(少量涉及理财和小微业务),而较少涉及对公、金融市场等银行的其他业务领域;而这显然会给未来银行的发展研判带来影响,其中阐述未必适用银行各项业务。从这个角度而言,作者对2025年蚂蚁金服将成为全球最大银行的论断也不一定能够成谶。

打破层级架构可取,但科技类公司组织模式能否套用到银行中?

作者显然一个科技拥趸,金融科技的发展当然是充满无限可能,但本书对未来几年科技在银行业的应用尤为自信,近似科技无所不能。对于未来银行组织架构的判断,作者认为层级性组织架构不适用。但金融科技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是否一定适用于银行的方方面面?金融业毕竟不同于科技领域,银行之所以要牌照经营、持续监管,与其对风险的考量是分不开的。从发展实践看,即便照搬当前科技企业的那套模式银行业也未必就能取得大规模成功,何况未来科技的发展难以估量,如若缺乏制衡与风险防范,将可能给金融业甚至社会带来较大风险与挑战。

而且,全球银行业发展至今,也未见明显的组织新模式变革。还有个问题是欧美无论是金融业还是科技业,其发达程度相对是好于或先于我国的,那么,为什么国外发展至今,在银行业仍未出现其所描绘的场景?可以说,银行的某些条线、某些领域,应该积极借鉴科技型公司的组织管理模式以利于敏捷创新,但整体组织模式能否完全套用有待商榷。

是完全摒弃网点,还是让网点更好地发挥必要优势?

从书名“金融服务无处不在,就是不在银行网点”可见,作者对网点并不感冒,文中也多次强调摒弃网点思维。共识的是,长远来看,网点的价值会边际下降、网点的数量会持续减少。但不同类型与不同发展阶段的银行、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不同的客户类型及不同的业务类型,网点是否仍有可挖掘的价值以及一些必要的面对面沟通接触(意即所谓摩擦)?这点应该也是有大部分受众的;网点在本地化业务优势、处理对公业务、维护客户以及贷后管理等方面还是有其必要性和优势的。此外,网点也是银行相比金融科技公司的禀赋优势之一,与其直接摒弃,何不加以利用提升?当然在Bank4.0时代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应该要有新的视野,我们看到,目前国内银行也已在推进类似“无人网点”之类以提供数字化体验,某些必要的线下摩擦配合良好的线上系统,或更有助于业务稳健运营以及巩固客户黏性。

不再雇用银行家是个噱头,但了解金融科技是未来银行家的必要素质

作者建议未来银行不再雇用银行家,并认为“未来金融竞争力所必备的技能不要求任何银行业务经验,但它们将决定银行的生死”。我们认同未来银行的人力组成会更趋多元化、更具包容开放性,熟悉金融科技等先进技术、富有创新思维的人才会更受重视。但银行始终是具备一定专业性的行业,在银行战略的制定、业务策略的推进、风险管控等方面,专业的金融服务仍离不开银行家的支持。或许应该说未来的银行家不但需要懂战略和业务,也应更了解数字时代的金融科技发展及应用。


他山之石,如何为鉴?

结合本书主要观点,对银行未来发展的主要借鉴意义有:

战略层面:科技引领需变革魄力

如作者所言“战略是关键”,银行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变革的创新史,而未来金融科技无疑将是核心的驱动引擎。金融科技的创新正在引领未来银行的转型升级,中小银行唯有顺势而为、因势应变,才能赢得未来长远发展。嵌入式场景金融平台、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5G、AI技术、包容生态、开放银行建设这些都是银行未来数字化转型的共知着力点,但更重要的是,要推进科技引领战略落地需要强大的变革魄力与执行力;要站在建设科技领先型银行的战略高度,将金融科技发展摆在优先位置,自上而下推进,强化技术集群创新及科技与业务、场景的融合,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

组织方面:敏捷是核心基础

对即将面临的革命性挑战,银行需要构建新的经营管理体制,通过组织流程再造以优化客户体验,而其中,“敏捷度将是Bank4.0架构的核心”。因此,银行应以提升客户体验为目标,大力推进敏捷化转型,包括敏捷的组织架构、创新团队、业务流程、灵活机制等各项建设,以减少摩擦、提升效率,及时便捷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未来的实践方向或为:前台场景化、中台智能化、后台云化。

业务方面:结合第一性原理推进产品创新,嵌入式金融是主要方向

未来,银行在业务及产品服务模式创新方面,有必要结合第一性原理进行开创性创新,不断突破固有思维模式,走出一条适应自身发展的创新之路。而业务模式方面,结合本书来看,银行想与客户保持黏性,重要的不是产品,而是创造符合客户需求的情景式体验,基于机器学习、区块链、云端整合、生物识别、AR/VR等深层技术,将银行的金融服务与我们的生活场景、消费场景深度融合。因此,嵌入式金融仍是未来共识的主要方向。

渠道方面:线下转型、线上升级,重视场景化,体验为王

渠道建设而言,结合本书来看,线下网点的转型势在必行,更为智慧化、在处理必要摩擦的同时提供良好的客户体验是必要的方向,需要做好未来网点的区域和类型的布局;线上而言需要建立一体化的线上平台和综合全面的移动APP,促进提升营销效率和客户体验;而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践行本书提倡的“将银行开到场景中去”、客户体验为王的理念。

人员方面:引进各类创新人才,打造学习型技术研发团队

在人员招聘方面,银行应引进各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活力、创新技术的人才;同时,未来银行的转型发展一定是靠金融科技引领驱动,科技人才队伍将成为行业竞争的核心要素;为了能够做到“用户需要时,银行服务恰好就在那里”,就需打造一支具备狼性的、超强执行力的学习型技术研发团队。未来银行的合格员工应该是能够主动拥抱和学习新科技、新技术,乐于领会和接受新知识、新领域,兼收并蓄,并能较快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客户方面:明确不同阶段的客户定位及其金融服务需求

如书中马云的十条忠告之一“专注于客户,其他自然会来”。过去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金融科技的推进,用户的习惯都在发生变化;而不同客群特征亦有所差异,比如当前的00后、10后一代,更会优先选择那些提供最简单、最便捷、最贴合生活场景的金融服务。因此,未来客户类型会如何演变、不同类型客户会需要怎样的金融服务和体验需求?不同银行的客户定位和产品服务定位是什么?这些都需要各类型银行去研究,并结合自身特色、禀赋、发展战略思路等,有的放矢去推进转型。

综上,金融科技浪潮乃大势所趋,银行4.0时代已经到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和金融科技浪潮,以科技创新融合推动战略转型,加快构建银行发展新模式的紧迫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这既是顺应行业大势的客观需要,更是银行应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行业竞争力图稳健行远的必然选择。与其自愁禀赋不足,不如起而行之,科技引领战略仍是银行业须继续坚持并应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





上一篇:跨境金融制裁与金融机构国际化之路
下一篇:吕底亚王国的琥珀金币——外国货币史漫谈之八
当代金融家 2024年4月 总第226期
出版时间:2024年04月08日
查看详细内容
 
热门排行
【新疆特稿】农信社“触及灵魂”的改革
解读从前,看见未来: 金融机构集团...
5G时代商业银行的挑战与变革
浅谈跨境网络赌博金融综合治理对策
商业银行业务联动营销效能提升之道—...
网络游戏行业洗钱风险及监管对策
古希腊的德拉克马银币——外国货币史...
古印度的重量制度和早期钱币
完善存款保险风险差别费率核定工作的...
做好金融业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