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打造现代化保险交易市场

作者:曾于瑾 日期:2017-06-27 11:53:56

导读保交所建设初期,将重点建设国际再保险、国际航运保险、大宗保险项目招投标、特种风险分散的3+1业务平台;建设中后期,规划建设保险、

导读
 
保交所建设初期,将重点建设国际再保险、国际航运保险、大宗保险项目招投标、特种风险分散的“3+1”业务平台;建设中后期,规划建设保险、再保险、保险资产以及保险衍生品四大交易平台,搭建账户、登记、结算、征信等配套服务功能,逐步形成创新性、公开性的多层次市场体系。


正文
 
2016年,我国保险业实现总保费收入3.1万亿元,同比增长27.5%,超过日本,排名世界第二。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与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市场形态单一、交易相对分散、服务质量不高、运营效率低下、信息分割严重、交易成本较高等行业痛点、难点,制约着保险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国务院批准设立上海保险交易所(以下简称“保交所”),通过构建完善的保险市场交易功能与服务体系,提升保险市场的效率,促进保险服务的现代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保险需求。

 
致力于保险交易市场现代化发展
 
2014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建设保险强国的发展目标,指出要“组建全行业的资产托管中心、保险资产交易平台、再保险交易所、防灾防损中心等基础平台”。保交所的成立,既是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保险业发展战略部署的有力抓手,又是保险业服务供给侧改革、促进普惠金融的一项重大创新,标志着中国结束了没有保险要素交易市场的历史,揭开了保险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篇章。


明确提出发展方向


自2016年6月成立以来,保交所明确提出“要立足于支持普惠保险,发展人民群众需要的保险”和“让保险市场更有效率、让保险产品更加惠民”的发展目标,并明确了坚持保交所姓保的发展方向、坚持市场化办所的经营方针、坚持技术驱动的创新模式、坚持综合服务平台和行业基础设施的市场定位,致力于创新运用金融科技最新成果,着力打造“创新型基础运营服务集中化平台”,努力建成“立足上海、面向全国、辐射全球”的创新型保险要素市场,积极发挥功能平台作用,为行业提供中后台基础运营支撑,为市场参与者提供综合服务支持。


科学认识基本属性


一是平台属性,保交所只是作为平台提供风险转移和分散的相关基础设施,不提供承保能力,不承担保险风险;二是基础设施属性,保交所作为金融交易所,天然具备金融交易的一般技术和基础功能,如账户、登记、托管、交易、支付、结算、征信等,这些设施的引入和应用将极大提升保险交易的效率;三是公开市场属性,保交所作为行业的集中交易场所,具有显著的公开市场性,包括公平、公正的交易规则,充分信披的公开性要求,标准透明的交易产品,保护公众利益优先的原则等;四是科技属性,保交所深度集成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具有向保险业上下游产业链拓展和延伸能力,致力于形成保险科技生态系统。


重点搭建四大平台


保交所作为保险风险交易所,秉持“让保险市场更有效率、让保险产品更加惠民”的愿景,按照“夯实基础、完善服务、形成体系”的发展思路稳步前行。建设初期,重点建设国际再保险、国际航运保险、大宗保险项目招投标、特种风险分散“3+1”业务平台;建设中后期,规划建设保险、再保险、保险资产以及保险衍生品四大交易平台,搭建账户、登记、结算、征信等配套服务功能,逐步形成创新性、公开性的多层次市场体系。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五大成果
 
保交所立足行业基础设施定位,瞄准产品供给、渠道供给、服务供给、技术供给四大供给,逐步探索并确定“多点切入、功能配套、重点布局”的经营策略,以创新为导向,以发展为根本,积极稳妥推进业务平台和配套功能设施建设。

搭建保险交易的行业基础设施服务平台

保交所积极引入支付、结算、账户、征信等各类金融交易技术,结合保险业转型升级需要,创新建立保险业功能服务设施。支付结算方面,保交所发挥行业基础设施功能,与6家银行合作共建资金划拨系统,确保了项目一期正式建成,能为保交所各项业务和保险行业提供高效低成本的资金划拨服务。同时,保交所以巨灾保险项目为依托,完成保交所支付、清结算和账务系统初步建设,可支持17家银行的网银支付和30家银行的快捷支付,能支持各类保险产品的支付、清结算及账务服务。账户征信方面,账户系统一期功能已开发完毕,已随巨灾系统同步上线运营,正在进行二期开发,逐步完善功能服务,努力建成行业集中统一的账户体系,解决保险行业账户信息不统一的痛点、难点。同时,保险征信体系一期与公安部等权威数据源对接,已经在为行业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低成本的保险反欺诈类综合信息查询认证服务;正在探索运用区块链等先进金融科技、搭建行业征信信息共享联盟,进一步推进征信体系建设,实现跨机构、跨市场的信息互联互通。

高起点规划建设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

再保险市场作为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保险市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我国再保险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市场供给结构性不足、技术力量和承保能力与国际领先市场差距较大、市场开放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等。为此,保交所积极向保监会提出关于建设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的建议,保监会作出以保交所为载体,建设再保险中心的重要批示。为贯彻落实保监会要求,推动再保险行业创新发展,保交所从多个层面入手加快再保险平台建设。一是调动多部门力量,初步形成《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规划方案》,为上海再保险中心建设做好规划设计;二是正式受托管理中国再保险登记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启动再保险交易平台系统研发,完善交易及配套功能与服务;三是启动再保险境外会员保证金制度建设,着手再保险年报编写工作,起草2017年上海再保险峰会方案,吸引境外再保险主体汇聚上海,努力提高我国再保险业的竞争力和定价权。

正式上线地震巨灾保险运营平台

任何一个国家的巨灾保险制度建设都是一道难题。我国地缘广阔、地理环境多元化、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地区灾害和城乡居民住宅的差异性大,加上民众保险意识不强,制度建设难上加难。随着地震巨灾共同体的成立,建立统一的管理服务综合平台成为必然。围绕发展普惠保险这一目标,保交所以“保交所+”为抓手,着力做好地震巨灾保险建设,主动与地震巨灾共同体紧密协作,制订平台建设方案,稳步开展确定需求、招标厂商、搭建私有云、系统研发、组织共同体培训等各项工作,确保了平台按计划在12月26日上线,实现了承保、批改、清分、结算全流程自动化操作,大幅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业务成本,为建立巨灾数据库奠定基础,并成功实施“保交所+共保体”模式,为保交所商业模式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径。截至4月17日,通过平台覆盖20万户,提供风险金额约200亿元。未来,保交所将探索逐步纳入台风、洪水、农房等地方试点业务等多种措施,与共同体合作拓展巨灾保险覆盖面,多措并举加快巨灾保险平台建设,为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成功试点保险资管平台首批产品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探索建立保险资产交易机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组建全行业的资产托管中心、保险资产交易平台,为提升保险业风险管理水平、促进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持”。保交所自成立以来就将资管平台建设列为重点发展的四大平台之一,积极推动平台公司筹建及系统上线。一是切实做好综合账户系统、产品中心、发行系统、信息披露系统、登记系统、交易系统及组合资管系统等核心业务子系统建设,并把信息服务系统、机构系统接口等业务支持类系统以及资质认证系统、客服系统等运营管理类系统列入开发计划。二是拟定平台对外业务规则及实施指引,完成业务管理、信息技术管理、信息安全管理、内部风险控制、运营管理、系统权限管理等方面的内部管理制度建设,顺利完成一期集中登记系统的运维接管工作。2016年11月10日,保交所资管平台圆满完成首批产品试点上线工作,试点首发2只保险资产管理产品,首批用户包括寿险公司、产险公司、保险资管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20余家,发行注册总规模78.8亿元。

试点上线保险招投标系统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健全广泛参与机制”,坚决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抓住落实精准扶贫的契机,保交所与公益慈善组织、银行和保险公司以及地方政府合作,构建“公益+交易所+保险”的精准扶贫新模式,并切实做好平台建设、扶贫项目招投标组织等各项工作,顺利实现招投标平台试点上线,有效撬动保险放大保障的“杠杆”功能,为云南和陕西两个贫困地区的20万余名儿童送去约80亿元的保险保障,实现了扶贫资金与扶贫项目的有效对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下一步,保交所将制定并发布招投标市场规则,建设与之配套的招投标信息系统,争取在政府以及国有企业大型招投标项目上取得突破。


 
力争未来全球引领“科技办所”
 
金融科技是促进保险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它能创造新的业务模式、应用、流程或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或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造成重大影响。将金融科技全面应用于保险领域,必将大幅度提升市场效率和解决固有的痛点难点问题,并创造出更符合现代保险服务业需求的新业态。保交所坚持高技术起点的创新发展模式,把金融科技作为办所、兴所的第一生产力,通过大数据、区块链以及人工智能形成保交所的高技术优势,推动保险行业合作和变革。

完成大数据平台搭建

保交所以建设私有云项目为切入点,着力为保险生态系统打造软硬件基础平台以及大数据平台,致力于为行业提供更灵活、更可靠、更安全的交易平台能力。目前,保交所已引入了分布式、服务化、异步、安全交易等强互联网特征的技术,初步完成大数据云平台的初步搭建。地震巨灾平台正式成为依托保交所综合服务平台而建的第一个应用云计算、大数据能力的行业性保险核心业务系统。下一步保交所将利用大数据及云平台帮助行业积极推进数据合作,在营销、服务、产品层面为保险行业作出积极的贡献。

通过区块链技术验证

利用信息不对称骗保、篡改原始病例虚假理赔、投保人客户信息流失被盗卖、保险赔偿金被冒领等痛点,困扰着金融保险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在科技金融环境下如何利用“区块链”建立保险行业的信用体系,成为保交所勇于担负的重任。3月28日,保交所联合9家保险机构成功通过区块链数据交易技术验证,从功能、性能、安全、运维四个维度验证了区块链在保险征信方面运用的可行性,借助区块链安全性、可追溯、不可篡改等优势,致力于解决保险业在征信方面长期存在的痛点、难点。目前,保交所正加紧建设适合保险行业的区块链技术平台,在组织行业成功通过数据交易验证的同时,一方面汇聚业内外机构,成立区块链数据共享联盟,探索在人身意外险、代理人、骗保人信息查询等方面的应用;另一方面,继续加大探索的深度和广度,在区块链底层技术及保险理赔等应用场景开展研发工作。

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人工智能在保险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机器学习,挖掘大数据背后的隐藏价值,将实现个性化定价、自动化核保理赔,智能识别反欺诈行为,从而降低行业成本,提高行业效率,提升客户体验。限制人工智能发展的瓶颈因素一是技术,二是数据,目前这两项单一保险机构不具备明显优势。保交所作为行业性机构,将汇聚保险行业技术人才,整合行业数据资源,打通业内外数据壁垒,以开放与合作的心态,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在保险业的应用,共同推进行业创新发展。


展望未来,保交所将坚持保交所“姓保”的发展方向,坚持市场化办所的经营方针,坚持技术驱动的创新模式,坚持综合服务平台、行业基础设施的市场定位,促进保险交易更加透明,信息披露更加充分,服务更加便利,功能更加完备,推动保险风险跨空间、跨时间、跨渠道、跨层次交易,在更大范围分散风险,在更高水平管理风险,努力实现“保险让生活更美好”。





上一篇:金融稳健性指标: 从危机中汲取的教训
下一篇:证券行业: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当代金融家 2024年4月 总第226期
出版时间:2024年04月08日
查看详细内容
 
热门排行
【新疆特稿】农信社“触及灵魂”的改革
解读从前,看见未来: 金融机构集团...
5G时代商业银行的挑战与变革
浅谈跨境网络赌博金融综合治理对策
商业银行业务联动营销效能提升之道—...
网络游戏行业洗钱风险及监管对策
古希腊的德拉克马银币——外国货币史...
古印度的重量制度和早期钱币
完善存款保险风险差别费率核定工作的...
做好金融业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