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德里克·阿博利:高通的成功源于创新 大数据前景美妙

作者: 日期:2016-05-30 10:08:06

美国高通公司全球总裁德里克·阿博利接受新华网专访。新华网发新华网贵阳5月27日电(记者 何中然) 由国家发改委、贵州省政府主办的中国

 

美国高通公司全球总裁德里克·阿博利接受新华网专访。新华网发

    新华网贵阳5月27日电(记者 何中然) 由国家发改委、贵州省政府主办的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暨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25日在贵阳拉开帷幕。作为首个国家级大数据峰会,此次会议吸引了众多中外知名企业参与,各路嘉宾在此共话大数据产业的发展之路。会议期间,新华网对美国高通公司全球总裁德里克·阿博利进行了专访。

    自2013年贵州省实施大数据发展战略以来,美国高通公司始终保持与贵州的密切沟通。2016年1月,贵州省政府和高通在北京共同宣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旨在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加快贵州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创新,同时致力于建立起国际一流的服务器芯片企业,立足贵州辐射全国,推动中国服务器处理器技术和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可以说,高通在贵州大数据发展战略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我们的专访从阿博利近年频繁的访华开始,在听到记者发出这是第几次来华的问题后,阿博利手扶额头,“太多了,你是说总共吗?至少有30次了”阿博利答完,自己也笑了。从大数据到人工智能,从芯片到数据中心,从互联网+到物联网,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阿博利耐心回答了记者的问题,这其中有对于贵州大数据战略的规划,也有阿博利个人对于技术前景的思考。从这次专访中,我们了解到美国高通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战略,也了解到业界领先的技术企业对于未来科技的思索……

    高通与贵州的合作正在持续推进

    记者:总体而言,您对这次数博会有什么样的观察和感想?

    德里克·阿博利:这次数博会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数博会重量级嘉宾云集,会议主办工作组织有序,数博会展台也有许多高质量的科技演示。大会为政府官员和企业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大家共同商讨大数据、数据中心以及“互联网+”领域的机遇。

    记者:2016年1月,美国高通公司与贵州省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正式成立合资企业“贵州华芯通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在过去的四个月中,双方的合作都取得了哪些进展?下一步合作推进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是怎样的?

    德里克·阿博利:我们的合资公司进展非常顺利。在过去一年中,我们的工作很有成效。从2016年1月,贵州华芯通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以来,我们推进了很多工作。比如,我们搭建了合资公司的管理团队,同时给予合资公司大量技术方面的资源支持,我们已经完成了技术交付的工作。在接下来的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们会持续地提供设计和技术支持,帮助贵州华芯通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利用高通的技术,研发出适合中国市场的国产化服务器芯片。

    记者:高通(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在数博会期间揭牌。为什么会成立这样一家投资公司?这家公司会在哪些领域进行投资?

    德里克·阿博利:设立高通(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符合高通在中国的总体业务规划,进一步说明了高通支持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举措,以及持续履行在中国长期投资的承诺。高通(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将广泛投资于中国移动互联、物联网和大数据产业。投资领域将不仅限于贵州与高通合作的项目。早前,高通宣布设立1.5亿美元中国风险投资基金,面向处于各阶段的中国初创企业,推动移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多年来,我们也与中芯国际(SMIC)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高通(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作为未来高通在中国的投资载体将不断延续和扩大高通在中国的投资。

    高通技术优势将助力中国的产业升级

    记者: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是国家的战略方向。高通在这一领域的优势是什么?如何带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转型升级?

    德里克·阿博利:多年来,高通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移动生态的成熟和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通过合作,支持中芯国际制造基于高通技术的处理器,发展28nm制程工艺的先进晶圆技术,提升中国半导体生产制造能力。此外,我们还与中芯国际合作,帮助中国建立提升FinFET工艺技术。高通还十分注重生态系统建设,积极带动设计、封装等产业链相关环节的发展,提升端到端的半导体制造整体能力。

    此外,我们对贵州华芯通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的设想是,在初期的时候,我们会给予合资企业技术资源上的支持,使其能够尽快投入运营。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合资企业能够为中国的数据中心市场提供服务器芯片解决方案,能够实现自给自足。这也可以说是高通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提供的一个支持。

    记者:我们知道高通在服务器芯片领域一直拥有传统优势。这种优势对大数据的发展将起到怎样的作用,带来怎样的影响?

    德里克·阿博利:可以把大数据和“互联网+”两个层面结合在一起来看。

    首先,现在数据中心的数据处理量非常大,这也意味着数据中心对计算能力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一个成本效益型的数据中心需要低功耗、高效能的一套解决方案。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高通过去在移动领域积累的经验也适用于数据中心领域:首先,我们知道SoC(系统级芯片)系统本身非常复杂,它需要把不同的技术集成在一个芯片之上,这种技术复杂程度使很多公司望而却步,而这正是高通的强项之一;第二,在过去十多年中,高通一直为移动领域提供最佳的定制化处理器;第三,数据中心需要低功耗、高性能的解决方案,这也是高通所擅长的;最后,高通在移动领域做了很多集成,因此在整个制程技术方面,我们一直是领先的。对服务器芯片而言,要在竞争中独占鳌头,必然需要低功耗和高效能。很多厂商也基于ARM架构做了一些解决方案,但都因为缺少规模效应未能取得成功。

    物联网还在初级阶段 VR设备还需改良

    记者:下一个问题是关于物联网的。之前我们知道有这样一种说法,iPhone的出现改变了整个手机行业的面貌。在物联网领域,您觉得会不会出现iPhone这样的革命性产品,变革物联网时代?

    德里克·阿博利:其实我们现在还处在物联网发展的初级阶段。至于会不会出现一个类似于iPhone的、颠覆式的产品,预先判断还为时尚早。我们确实看到支撑这种颠覆式产品的技术已经开始不断涌现,比如说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我看到一个趋势就是把越来越多的传感器集成到可穿戴设备上,更好地去提高这些设备的用户体验,从而增加整个市场对该类设备的需求,这可能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一个趋势。

    比如,现在出现了很多头戴式VR设备。在整个设计上,我们认为还需要做很多改良才能够达到成熟,才能使VR收获如同过去五年智能手机那样取得的成功。首先,这些设备必须有更强的处理能力,这样人们才会有更好的视觉效果,而且显示器本身的清晰度也需要进一步提升。传感器之间的融合也非常重要。比如,人眼看到的这些影像必须能够跟着人的头部运动而同时运动。这方面的还有很多发展空间。

    高通拥有领先业界的图形处理器技术,在这个领域有非常好的技术组合,目前相关技术已经可以支持4K高清影像。与此同时,高通的解决方案也是非常低功耗的。

    此外,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都将点亮物联网应用。因此,整个物联网产业的演进不仅仅发生在设备端,同时也发生在云端。

 

    创业要勇于承担风险 解决业界最棘手的问题

    记者:我们知道中国现在正在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无数的创业者开始创立自己的公司,我们知道高通也是从这样的小企业发展而来的,您能不能给中国的初创企业分享一下高通的经验?这些小企业面对来自大企业的竞争,应该怎么生存和发展下去?

    德里克·阿博利:我认为中国政府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个思路是非常正确的。我们必须鼓励大家进行自主创新。高通的发展史,其实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创业史。高通创业初期,整个通信产业其实已经选定了自己的技术路线,几乎整个行业都在跟随。但是,在美国加州圣迭戈,高通这样一个小企业,开发了一套明显优于主流技术路线的技术,并取得了成功。

    美国有一套非常完善的监管和法律体系,能够保护像当年高通这样的小企业。我们有权利可以保护我们自己的创新,并和大企业进行商务谈判,我认为这是非常关键的。从政策的角度来说,要让创新的企业能够取得回报,有了回报这些企业才能够在业务上取得成功,从而吸引投资。

    我们认为要营造一种良好氛围,让人们勇于承担创新的风险。因为创业、创新,十之有九会失败。一旦创新者有一个好的创新点子之后,应该允许他得到应有的回报。

    我们认为要打造这样一个勇于承担风险的环境,必然是要保护知识产权,这是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吸引投资。谈到我对中国创业者的建议,其实说起来容易,执行起来却很难。从高通自身的经验来看,我认为,一定要挑整个行业或整个市场中最棘手的、最大的挑战性问题去找到一个解决方案。只有这样,对公司本身,对于整个行业来讲,才能够带来巨大价值。

    最后,一定要不断在商业模式上进行尝试和创新。我看到现在有很多中国企业正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在高通创立之初,整个行业通常的做法就是,如果一家公司投资做了一个专有的技术,就要把这个技术作为公司本身的竞争优势收起来,并不会和其他企业去分享。但是,高通选择了一条不同的发展道路,在独立研发创新技术的同时,会和业界的公司进行分享,通过授权的方式使更多的人受益,从而把市场做大,共同推动市场的发展。正是因为不因循守旧,高通才得以取得今日的成就。

    记者:关于创新,中美的环境是否有所不同,你如何看待中美的创新土壤?

    德里克·阿博利:其实,我第一次来中国还是在十年以前。在这十年间,中国整个环境确实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是一个良性的演进过程。尤其是在我听到了中国颁布“十三五”规划之后,就更加觉得振奋人心。“十三五”规划强调知识经济,强调科技推动产业和经济发展。所以,中国只要按照这样的路线或战略发展下去,就必然能够成为一个在创新方面与美国比肩的国家,但是整个环境的养成和搭建肯定还需要时间来完成。





上一篇:华为中美两地正式起诉三星
下一篇:神鹰集团“折翼”有先兆 菲达环保涉嫌知情未报

相关文章

当代金融家 2024年4月 总第226期
出版时间:2024年04月08日
查看详细内容
 
热门排行
莱商银行净利腰斩:股东致歉 评级展...
民间投资出现异常:增速低、占比降、...
光线传媒被曝将入股猫眼电影 投资金...
无锡金鑫IPO 过度依赖央企大客户被...
五大行信用卡淘汰纸质账单 工行:一...
再因年报被深交所问询 凯迪生态盈利...
2015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8.1万亿
方星海:争取下半年推出深港通 沪伦...
媒体:“删除”战略新兴板给A股市场...
蒋洁敏妻子的敛财路线:为蒋下属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