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圈融资造假成公开秘密:查证困难 缺乏管束

作者: 日期:2016-03-16 10:23:42

创投圈融资造假成公开秘密  现下,虚拟现实(简称VR)风潮的兴起,让投资穿戴式显示及虚拟现实技术服务商——蚁视顿时大红大紫,频频受到

创投圈融资造假成公开秘密

  现下,虚拟现实(简称VR)风潮的兴起,让投资穿戴式显示及虚拟现实技术服务商——蚁视顿时大红大紫,频频受到资本大佬青睐,风头一时无二

  来源:法治周末

  是8.3亿,还是3.73亿?蚁视又火了。

  现下,虚拟现实(简称VR)风潮的兴起,让投资穿戴式显示及虚拟现实技术服务商——蚁视顿时大红大紫,频频受到资本大佬青睐,风头一时无二。而最近这家公司又成为舆论焦点,却是因为被质疑涉嫌融资造假。

  真相到底如何,披露的数字已能说明问题。而法治周末记者采访的多位人士表示,整个创投圈,都笼罩着融资造假的疑云。究其原因,是创业公司和投资人之间的利益纠葛,此外造假成本太低也助长了这种疯狂的态势。

  蚁视涉嫌融资造假

  蚁视成立于2013年,其官网资料显示,蚁视专注于穿戴式设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现实领域。其VR头盔已在官网销售,售价分别是149元和1499元。

  自成立以来,蚁视先后宣布获亚杰天使、创东方领投的1800万元投资,2014年底获得红杉资本1000万美元投资。2015年底,蚁视宣布获上市公司高新兴3亿元融资。

  此轮融资后,蚁视方面宣称其估值达8.3亿元。

  但今年3月4日,A股公司昆仑万维发布了一则公告称,其以全资子公司宁波昆仑点金为投资主体,与东方富海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400万元价格获东方富海持有的蚁视科技1.0714%股权,认购蚁视科技注册资本19.2855万元。

  也就是说,昆仑万维花400万元获得了蚁视1.0714%的股权,据此可估算,蚁视的整体估值约3.73亿元,远远低于此前蚁视宣称的8.3亿元估值。

  “这说明,蚁视宣布的3亿元融资涉嫌融资造假。“知名科技人雷建平说。

  科技人士张一(化名)告诉记者,公司的估值往往是根据其融资额来定的,前者通常是后者的几倍,也就是说如果蚁视的融资额为3亿元的话,其估值几乎没可能只有3.73亿元。

  对此,记者采访了蚁视的相关负责人。对方回应称,昆仑万维投资蚁视发生在高新兴投资蚁视之前,那时蚁视还没有获得高新兴的投资,估值也确实不是8.3亿美元。

  实际上,在去年12月份,蚁视宣布获得高新兴公司3亿元融资时,也曾遭到过质疑。

  大同证券分析师张诚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从当时高新兴发布的公告可以看出,北京蚁视之前融资的500万美元其实是可转债。

  “也就是说这500万美元是先贷款借给蚁视,等到条件满足时,可以转换为蚁视公司的股份,蚁视没有债务和利息了,但是权益被摊薄了。”张诚介绍,不仅如此,高新兴保留了再投资的权利但是不确定,就是可以投也可以不投,而蚁视要保留它入股的条件,不能拒绝。

  张一据此认为,把500万美元可转债对外宣称是3亿元融资,蚁视涉嫌造假。

  造假已成公开秘密

  虽然两次被质疑融资造假,但蚁视并没有引起舆论过多的关注,蚁视本身也并没受到什么影响,几天前,蚁视成功“牵手”苹果设计教父艾斯林格的新闻,还引发了VR界的小小震动。

  “因为蚁视并不是创业公司中第一个涉嫌融资造假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张一表示,目前,创业公司涉嫌融资造假,都成公开的秘密了。

  此前有多家创业公司的融资额被质疑造假,有的甚至在业内引起了较大的震动。如辣妈帮宣称C轮融资1亿美元,但业内推测,其实际融资金额可能仅在3000万美元左右。

  腾讯科技去年9月份发布了题为《创业公司融资造假调查》的报道,报道称,国内科技公司中实际融资额能达到1亿美元以上的少之又少,A轮融资能真达到1亿元人民币的公司,2015年也很难超过15家。但据腾讯科技统计,目前A轮对外宣称融资亿元及以上的公司至少有60家,其中的水分不言而喻。

  报道中提到,房司令CEO吴超称,目前80%以上的创业公司都会虚报融资额,三五倍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很多公司会在真实融资额的基础上,直接乘以10倍。

  “创业公司夸大融资额无非是为了给前期投资者以信心,同时提高自己的估值,反正这种宣传也没什么风险。”张诚说。

  而产业观察家洪世斌表示,创业公司之所以夸大自己的融资额,一方面确实是为了提高知名度、提高估值给投资人看,增加后者信心;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打击竞争对手。

  “如果竞争对手宣布拿到了500万元融资,而你只拿到了300万元融资,这时候如实对外宣布的话,普通用户并不会去分析,只会简单认为你的公司发展得不如对方好,你们公司的产品可能也不如对方受欢迎。”洪仕斌介绍,这还会进一步影响公司招聘人才等,所以现在出现的局面就是你宣布融资500万元,我宣布融资800万元,一定要比你高。

  而投资人对于创业公司的行为也采取了放任的态度。

  “投资人自然是希望所投资的公司能受到外界关注,同时能在下一轮融资时融到更多资金,尽可能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张一说,所以也很少有投资人跳出来揭露真相。

  “如此一来,虚报融资越来越普遍,虚报的数额也越来越高,整个创业圈充满了泡沫,最开始虚报融资数额带来的好处也不复存在。”张一说道。

  这种情况已经引起重视。2015年初,徐小平等联手《创业家》发起“创投界公布真实融资额的倡议与行动”,呼吁创业公司公布真实的融资额。

  但没有制度的约束,单靠行业自律,虚报融资额的事件还在不断上演。

  成本太低为主因

  “如果是一个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做假,那会有证监会、证券交易所等对其进行处罚,但一般的创业公司在自己的官网、新闻稿中夸大融资额,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估值,宣传自己。如果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是建立在这种公开的信贷方面信息上,并且能证明这些信息影响了投资判断、造成了投资者的损失,那么投资者是可以对这家创业公司提出民事诉讼,寻求赔偿的。”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董燃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但具体的还是要看双方的投资协议,里面对这些情况都会有很清楚的说明,并不能一概而论。

  董燃表示,除此之外,创业公司虚报融资额会对竞争对手造成影响,后者可以告其虚假宣传,涉嫌不正当竞争。

  “除此之外,目前国家对于创业公司信息披露方面,还没有相关的管理和约束,一般情况下,创业公司虚报融资额付出的代价是非常小的。”董燃介绍。

  而张一表示,虚报融资额之所以成为创投圈的惯例,还在于查证较为困难。

  原来,创业公司和投资人或投资机构签署的融资协议具有保密性,而创业公司本身也不用像上市公司一样披露财报,所以想获得其造假的证据,非常困难。

  “再加上融资的形式有多样化,除了现金外,还可能有股权激励、债转股等,除非是核心人员,否则是很难确切知道真实融资额的。”张诚表示。

  等到创业公司走到上市这一步时,其真实融资额才有了曝光的可能性。

  此前,创投媒体“铅笔道”通过梳理上市公司IPO招股书和财报,发现了多家上市公司涉嫌虚假融资,如360、迅雷京东陌陌唯品会、YY等互联网企业,其中,窝窝团对外宣称其B轮融资额为2亿美元,但其上市披露的数据显示仅为5000万美元,前后差3倍。

  “但即使最后,公司融资造假的事实摆在众人面前,大家也无可奈何,因为上市后再披露之前的虚报事件,是不会影响公司当下的发展的,除了可能被泛泛批评,违背诚实守信这种基本的道德准则外,该尝的甜头,公司都尝到了。”张一表示。

  董燃认为,相当一段时间内,政府部门并不会对创业公司的信息披露进行管束,因此他预计,创业公司虚报融资额的情况还会持续。

  不过洪仕斌认为,虚报融资额已经成为行业内公开的秘密,并且有一部分人开始清楚地认识到其中的危害,呼吁行业自律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上一篇:人民币在离岸汇差倒挂48bp 阶段性走强概率增大
下一篇:人民币走软 亚洲股市和货币下跌
当代金融家 2024年4月 总第226期
出版时间:2024年04月08日
查看详细内容
 
热门排行
莱商银行净利腰斩:股东致歉 评级展...
民间投资出现异常:增速低、占比降、...
光线传媒被曝将入股猫眼电影 投资金...
无锡金鑫IPO 过度依赖央企大客户被...
五大行信用卡淘汰纸质账单 工行:一...
再因年报被深交所问询 凯迪生态盈利...
2015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8.1万亿
方星海:争取下半年推出深港通 沪伦...
媒体:“删除”战略新兴板给A股市场...
蒋洁敏妻子的敛财路线:为蒋下属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