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期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之道

作者:卢连富 日期:2020-11-18 15:32:22

  导读  

数字化时代下,面对大型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的竞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立足本地和社区,加速数字化转型。


  正文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各地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牧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冲击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相关业务。笔者在调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信贷支持疫情防控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的基础上,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冲击,提出后疫情时期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为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金融对策。


  信贷支持疫情防控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  

强化疫情防控金融支持,保证疫情防控融资需求

辖内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主动加强与有关医院、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对接,有效满足卫生防疫、医药产品制造及采购、公共卫生基础建设、科研攻关等方面的合理融资需求。对疫情防控授信需求坚持“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审批”的三优先原则,将疫情防控授信业务确定为最优先等级,务必确保“快报、快审、快批”。部分金融机构下放对疫情防控名单管理内企业授信权限,提高业务办理效率。

对出现经营困难的企业,加大助客纾困力度

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梳理存量业务,对出现短暂经营困难的授信企业加大帮扶力度。一是不抽贷、断贷、压贷,做到应续尽续,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客户,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灵活采取续贷、展期等措施,帮助企业摆脱经营困难。二是针对当前受疫情影响较大难以按期还款的客户,可合理延后本金、利息还款期限,适当延期支付。三是主动与客户协商,提前制订方案,对公类客户充分运用变更还款计划、延后分期还款计划、无还本续贷等方式,零售类客户通过灵活调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信贷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

实施优惠利率,降低融资成本

辖内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全力满足疫情防控信贷需求的同时还特别针对此类贷款实施优惠利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一是用好人民银行再贷款政策,通辽辖区列入全国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的共计有5户,辖内各金融机构主动对接名单内企业融资需求,贷款利率严格按照相关政策要求,贷款利率最高执行人行同期LPR-200bp,最低不低于LPR-100bp。二是对名单外企业,辖内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充分履行责任担当,凡是涉及医药产品采购、防疫物资生产等贷款,均采用优惠利率,最大程度减轻企业融资成本。

落实疫情影响征信保护

一是对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及隔离人员,因疫情影响未能及时还款,造成信用卡透支逾期,可拨打相关银行业机构客服中心电话进行登记,持卡人出具相关证明后,对于在此期间产生的逾期利息、费用进行减免,不视为违约,相关逾期贷款不做逾期记录报送,已经报送的予以调整进行征信修复。二是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信用卡客户可通过拨打相关金融机构客服中心电话,经过核实确认后,享受信用卡分期免息或信用卡延期还款等措施。三是个人贷款客户可调整住房按揭等贷款还款方式,合理延后还款期限,缓解客户还款压力。


  疫情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经营的冲击  

传统服务弊端显露,线上服务模式有待提高

从应对来看,大多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创新能力薄弱,数据基础和研发能力较为欠缺,获客和营销手段相对传统,既缺乏针对精准营销的系统支持,又缺少有效数据来定位客户需求。部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甚至将金融科技等同于 IT 技术,并将其定位于后台支持部门。对于此次突发疫情,辖内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原有线上服务和操作指导上满足不了农牧民客户需求,无法实现线上信贷业务办理。

资产质量下降,风险管控难度提高

受疫情影响,多数金融机构开辟“绿色通道”,简化信贷流程,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助力。但由于办理程序适当简化,无法进行详尽的实地调查,易产生“放得出去、收不回来”的风险,增加了风险把控的难度。同时,通辽地区近年来小微企业经济环境欠佳,受疫情封路、停工等影响,自身经营更是雪上加霜,导致金融机构面临着疫情冲击下小微企业贷款大面积逾期、资产质量急速下降的风险。以辖区工业城市霍林郭勒为例,截至2020年6月末,农村信用合作社不良贷款率8.24%,较2020年年初上升3.87个百分点;村镇银行不良贷款率69.40%,较2020年年初上升2.62个百分点。

利润增速总体趋缓,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农村中小金融利润收入的来源主要靠存贷款利差。一方面,疫情期间至少两个月处于停业状态,贷款放不了,利息收不回;另一方面,疫情以来辖内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对企业实施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在资产质量承压情况下,顺应国家政策,下调基准利率,让利实体经济,后期金融机构将面临较大的不良贷款处置和资本消耗,从而导致盈利能力相对而言有所下滑。2020年6月末数据显示,辖内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累计实现净利润同比少增1788万元,成本收入比提高5.15个百分点。


  后疫情时期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经营策略  

加速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数字化经营转型,以化解资产端和负债端冲击

数字化时代下,面对大型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的竞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立足本地和社区,加速数字化转型。建议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以客户体验为核心、以海量数据为基础、以金融科技为驱动,用数字思维和手段重塑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营销体系、业务产品、服务流程、风险管控和考核激励,优化资产负债表结构。在资产端,加快消费信贷场景建设,依靠“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小企业,运用大数据优化信贷业务流程,构建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在负债端,搭建线上平台拓展低成本资金的获取渠道,打造“千人千面”的财富管理方案,满足投资者的个性化需求。此外,由于自主开展技术创新的难度大,中小金融机构可寻找优质的科创公司及同业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开放平台。

加强对存量信贷业务管理,防控信贷风险

辖内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对全部存量贷款进行排查摸底、明确影响范围、确立识别标准,逐月梳理形成企业贷款到期情况清单。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农产品生产加工等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受困的企业,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制定“一企一策”,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灵活运用变更还款计划、延后分期还款、无还本续贷等手段,做到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全面加强贷后管理,密切跟踪疫情环境下信贷客户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控信贷风险。

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保证盈利基础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辖内金融机构正在积极对接相关行业授信客户,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支持绿色产业、重大基础设施补短板、公共卫生补短板、国家储备体系建设、关键物资生产布局、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等实体经济发展资金需求,增加制造业、科技金融贷款投放。着重加强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强化激励考核安排,丰富产品种类,切实增加有效金融供给,支持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切实落实稳企业保就业政策的实施,主动与企业联系,了解企业情况及需求,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制造加工生产企业、农牧业及旅游业贷款开辟绿色通道,简化业务流程,采取优惠利率,及时足额满足;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通灵活调整还款安排、展期续贷等方式予以支持。 






(作者单位为中国人民银行通辽市中心支行)






上一篇:美元清算体系下 金融制裁的可能性、影响与对策
下一篇:农村宅基地及农房使用权抵押融资的探索
当代金融家 2024年4月 总第226期
出版时间:2024年04月08日
查看详细内容
 
热门排行
【新疆特稿】农信社“触及灵魂”的改革
解读从前,看见未来: 金融机构集团...
5G时代商业银行的挑战与变革
浅谈跨境网络赌博金融综合治理对策
商业银行业务联动营销效能提升之道—...
网络游戏行业洗钱风险及监管对策
古希腊的德拉克马银币——外国货币史...
古印度的重量制度和早期钱币
完善存款保险风险差别费率核定工作的...
做好金融业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