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牧业脆弱性与信贷风险控制浅析

作者:韩文海 日期:2020-06-23 11:00:05

  导读  

通过适度补贴,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将政策性与商业性农业保险有机结合,拓宽保险范围,扩大承保面积,促进农牧业平稳较快发展和农牧民增产增收。


  正文  

传统农(牧)业生产的基本特点决定了其主要蕴含着自然和市场两大基本风险,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生产脆弱性较为突出。表现为生产周期长、利润低、价格波动较大,且农牧民风险承担能力较差,极易向涉农金融部门传导。2016年呼伦贝尔市遭遇50年一遇的特大旱灾,传统农业抗灾抗害能力较低,自然风险透过信贷产品向金融部门快速传递,区域性金融风险发生概率加大。笔者以呼伦贝尔市农业风险向金融部门传递为视角,分别从正向及负向两个影响出发,系统地归纳出传统农牧业生产对金融部门的影响,继而揭示出阻断金融部门风险传递的本质,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金融机构涉农信贷投放加大,放大风险敞口  

各涉农金融机构为有效解决广大农户备春耕生产的资金需求,积极对贷款品种进行研究创新。与此同时,各涉农金融机构为减轻农户还款压力,主动下调了利率。例如扎兰屯市联社2018年年初,推出了“E农贷”贷款业务,该贷款品种是扎兰屯市联社通过与电商合作,对有意购买春耕产品的广大农户实行由电商进行利息补贴,有效地降低了广大农户的融资成本。

扎兰屯市蒙银村镇银行在“春耕备耕”期间,根据农牧民资金需求、担保、还款能力等情况,主要以农牧民联保的方式向农牧民发放贷款。信贷人员直接下乡,为农牧民提供方便、便捷的“一站式”金融服务,把贷款资金送到农牧民手中,满足了农牧民的种植和购买农机具、种子化肥的资金需求,同时采取利随本清的还款方式,解决了农牧民的还款压力;与农资经营商开展银企业务合作,为缺少购买农资品的农户发放购买农资品贷款,为农户解决了实际用款需求。


  传统农业部门脆弱性明显,且风险向金融机构快速传递  

气候异常对特定产业及地区影响较为显著。2012~2017年呼伦贝尔市连续遭受白灾、黑灾、旱灾。以2017年为例,呼伦贝尔市牧业四旗累计降水量为24毫米,比常年偏少54.8%;平均气温为11.8℃,比常年10.1℃偏高1.7℃,比上年10℃偏高1.8℃;大风出现日数共计69天,偏多28天;最长无有效降水日数为80天。受灾草场面积为8953.76万亩,占牧区草场面积的86%,受灾牲畜头数为437.31万头只,因灾饮水困难人口数为1.7万人,饲草料缺口为36.65万吨。受自然灾害影响,牧草价格上涨、牲畜膘情下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6.5亿元,直接影响牧民还贷能力。 

据统计,该市法人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中,牧区占比由2012年的0.9%,逐年快速爬升至2018年9.9%,充分说明自然灾害频发对牧区金融机构(农牧区信用社)影响程度高于其他地区。

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左旗产业结构单一(传统草原畜牧业为主),辖内金融部门所受冲击尤为突出。2012年入冬到2013年3月末,新巴尔虎左旗连续遭遇了特大白灾, 2015年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新左旗草原地区降水量锐减,出现了“黑灾”。据统计2018年度新巴尔虎左旗法人金融机构不良贷款规模较2012年度增长了近4倍,远高于其他牧业旗市。            

自然灾害持续发生或推动金融风险爆发的必要条件。据了解以往呼伦贝尔法人金融机构多采用“倒贷”等变相展期的形式化解不良贷款规模,不良贷款水平普遍不高。据统计,2012年呼伦贝尔市法人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仅为2.53%,为近十年以来最低水平。2012~2017年呼伦贝尔市连续遭受白灾、黑灾、旱灾,农牧民还款能力持续下降,银行机构风险加大。接受调查的455户牧民中,近70%的被调查牧户近三年债务负担持续加重,77%的被调查牧户家庭净收入下降,13%的被调查牧民资不抵债,更有8%的被调查牧民事实上已经破产。2014年辖区法人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快速攀升至7.86%后始终维持在2012年水平的两倍左右。

催生民间借贷活跃,加速金融环境恶化。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右旗,参与被调查的嘎查中2012~2017年,约20%~30%牧民都接触并使用过民间借贷,估算民间借贷规模占其辖区涉农贷款总额的11.2%~22.5%,而这些民间借贷中,有近50%左右,属于高利贷的范畴,对牧民生产生活造成巨大负面影响。

涉农金融机构风险快速积聚,资产质量堪忧。例如呼伦贝尔扎兰屯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为涉农贷款主要承贷机构,其不良贷款余额39169万元,约占同期扎兰屯市不良贷款总额的80.8%。从涉农金融机构风险预期来看,突出表现为涉农贷款投放增速快速放缓。截至2019年年末,扎兰屯市涉农金融机构发放涉农贷款共计1354755万元,较2018年同期下降4.6%。


  建议及对策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扩大农牧业保险覆盖面

继续对农业基础设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加大投入力度。如加大水利设施的投入、坡地的改造等,要做到专款专用、不能挪用,建立监督制约机制。水利设施建成后农民用水可按使用量收取一定的费用,改变传统种地靠天吃饭的现状,增加农民收入。各级财政适度加大支持力度,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到位,避免因财政资金拨付不及时影响保险公司开办农(牧)业保险的积极性。同时,在保费补贴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到经营管理费补贴,调动保险公司的承保积极性,扩大保险覆盖面;通过适度补贴,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将政策性与商业性农业保险有机结合,拓宽保险范围,扩大承保面积,促进农牧业平稳较快发展和农牧民增产增收。

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提高农民风险承受能力

目前,呼伦贝尔市有9个旗县区已开展中药材种植,种植面积近20万亩,其中取得效益明显的旗市有扎兰屯、阿荣旗、莫旗和根河市。在品种上主要以苍术、赤芍、黄芪、白鲜皮、防风、桔梗等耐寒作物为主,已初步形成从种苗——成品——中草药初加工一条龙产业。在销售上,主要以中间商到户收购为主,部分种植大户还建立网上销售渠道,产品主要销往我国东北及韩、日、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且通过产业发展,已带动近千户贫困户户均增收约万元。

改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阻断风险向金融部门传导

目前扎兰屯市在多个乡镇建立的“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的种植基地建设模式,通过租用土地、雇用贫困户参加生产劳动、免费提供种苗和农资、以不低于市场价格的协议价格回收产品等方式,为实现乡村经济振兴奠定基础。公司自身也能够获得稳定的药源、人工,并可保证药材的品质,实现了公司和农户的“双赢”。如扎兰屯市天利原农副产品购销有限公司,通过与309户贫困户联结,自身扩大药源用地3200亩,增加劳动力70余人,在自身获益的情况下,带动309户贫困户和500名当地农户户均增收近万元。

确立理性风险预期,切实把控信贷投放方向

结合个人信用和还款能力、还款意愿等要素综合考虑,杜绝超额、过度授信;在清收过程中,推行协议分期还款经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根据借款人的信誉状况,与其签订分期还款协议;对于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贫困户因资金周转困难形成的不良贷款,可根据信用评定和资信评级适当给予信贷支持,帮助其发展项目,逐渐偿还贷款,特别是发展养殖业的,由于资金周转时间比较长,容易形成不良贷款,但有一定的市场前景,可考虑经营户的信用状况和养殖项目,适当给予一定的信贷资金扶持;继续构建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完善农村征信系统建设,以农户为单位、农户信用为中心,培养农户金融风险意识。 












(作者单位为中国人民银行呼伦贝尔市中心支行)






上一篇:黄金还是一种避险资产吗
下一篇:“户贷企用”存量贷款处置中的问题及建议
当代金融家 2024年4月 总第226期
出版时间:2024年04月08日
查看详细内容
 
热门排行
【新疆特稿】农信社“触及灵魂”的改革
解读从前,看见未来: 金融机构集团...
5G时代商业银行的挑战与变革
浅谈跨境网络赌博金融综合治理对策
商业银行业务联动营销效能提升之道—...
网络游戏行业洗钱风险及监管对策
古希腊的德拉克马银币——外国货币史...
古印度的重量制度和早期钱币
完善存款保险风险差别费率核定工作的...
做好金融业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