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

作者:梁 竞 日期:2020-05-18 12:38:06

  导读  

树立“造血式”扶贫理念,遵循经济规律,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为贫困户对外提供及时方便、高质量、有尊严的金融服务,实现社会效益和自身利益的有机统一。


  正文  

  村镇银行推进乡村振兴的有益尝试  

扎根县域,壮大支农扶小实力

恩施兴福村镇银行(以下简称“村镇银行”)是由江苏常熟农村商业银行主发起设立的全国首批、湖北第一家地市总、分行制的村镇银行。自成立以来,坚持“扎根县域,深入农村,专注“三农”、小微企业、微小客户,走差异化发展道路”的经营方针不动摇。建立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三会一层”为主体的公司治理组织架构;共设立业务发展部、风险管理部、普惠金融部等7个职能部门及总行营业管理部,8家县级支行、7家乡镇支行和四家社区支行,21家金融服务网点便民站——兴福驿站,实现了县域村组全覆盖。

普惠金融,培育乡村金融知识全覆盖

农村乡镇干部特别是金融业职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发挥着引领、指导贫困群众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金融业职工进行金融知识和金融政策的培训,将有效带领更多贫困群众了解金融知识,认识金融工具,运用金融政策脱贫致富,从而推动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将农村金融性群体风险防范工作落到实处; 多方联动推动普惠金融,实现更大范畴的惠民利民,解决农村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短板问题以及金融信息不对称,构建农村地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从而让农民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深耕基层,引领乡村发展新动能

恩施兴福村镇银行始终把“三农两小”确定为发展战略选择,支持脱贫攻坚,加强产业扶贫。发展产业不仅可以通过吸纳就业方式提高贫困户收入水平,而且使贫困户成为农村产业链中的一部分,实现可持续脱贫。恩施兴福村镇银行重点支持了中药材、茶叶、畜牧、清洁能源、生态文化旅游和信息等产业链建设,打造产业扶贫“升级”链。致力于为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的农村市场因地制宜提供特色信贷产品及其他金融服务。

坚守初心,繁荣兴盛农村新文化

恩施兴福村镇银行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坚守普惠金融初心,树立了特色鲜明的以造福社会、造福百姓、员工幸福为主要内容的“福”文化品牌,恩施兴福村镇银行向文化教育群众娱乐等单位发放贷款用于建设文化广场26个,面积达10000平方米,支持反映民族特色、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电商致富等相关主题的微电影10多部,先后三次被评选为“全国村镇银行服务三农与小微企业优秀单位”;2016年被湖北省银监局表彰为金融服务网格化“网格之星”先进单位;2017年被湖北省银监局表彰为“支持乡村振兴”先进单位。

生态家居,推进乡村绿色新发展

村镇银行始终把职责定位在“兴盛百业、幸福万家”。不忘成立村镇银行的初衷,聚焦扶贫,重点突破,支持改善人居环境,以扶贫过桥方式和承接其他银行转贷方式,支持农村危房改造、农村水利、公路、供水、医疗等条件的改善,助美丽乡村建设,满足贫困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精准扶贫,增强贫困群众新感觉

把支持金融精准扶贫视同向农村发展战略机遇,重点启动村镇银行支持电商扶贫模式。恩施兴福村镇银行支持集“吃、住、行,游、娱、购”于一体的电商扶贫集合体,打造“产业+金融+销售”的电商扶贫模式,进而形成“金融与商业相促进,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扶贫发展新模式。成立扶贫工作专班,负责指导金融扶贫工作,找准村镇银行在发展中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方向,主动下沉机构网点,开设金融便民服务站——“兴福驿站”,将信贷办公室前移,以乡镇、农村市场主体为服务对象,通过进村入户,上门服务等方式实施普惠金融服务,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


  村镇银行推进乡村振兴的瓶颈  

理财新规弱化了村镇银行竞争能力

在利率市场化和割裂、封闭的城乡二元结构之中,农村金融市场也具有相对的封闭性,理财新规大额存单给国有商业银行松绑的同时,在金融科技、利率市场化和差别化的监管多重压力下,村镇银行面临零售客户和大客户粘不住、财政存款和公司客户傍不上、金融市场业务使不上劲的境地。

个别风险监管指标勉强达标

各机构中个别村镇银行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勉强达标,不良贷款增加,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参差不齐,部分县市没有达到监管标准要求。

乡镇信用制度体系不够完善

贫困户发展意识不强,一部分穷困户缺乏信用观念,个别贫困户甚至将扶贫小额信贷等同于财政补贴,拖欠利息,导致扶贫贷款质量下降,少数贫困户现金交易习惯严重,对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新型金融服务持谨慎态度,受知识水平的局限难以掌握操作流程,扶贫贷款安全性难保证,贫困户和当地企业缺乏可变现的抵、质押物,社会资源相对较少,缺少第二还款来源。

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有待创新

农业保险制度也不够完善,村镇银行在开拓小微企业市场的时候,为了覆盖人力、物力、精力成本,自然要靠稍微高一点的定价来补抵风险。


  村镇银行推进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搭建“三套机制”

搭建金融扶贫工作协调机制,即人民银行、扶贫办、发改局等部门以及相关金融机构参与的“1+n”金融扶贫工作协调机制。在乡镇、多方位组建村级服务站;搭建对村镇银行给予补偿机制。监管部门要通过差异化监管,为村镇银行营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人民银行采取增加再贷款的方式帮助村镇银行扩大扶贫贷款的资金来源,财政部门对村镇银行对公存款给予一定的扶持额度;搭建扶贫贷款风险保障机制。结合特色农业保险、扶贫小额保险,建立保险和信贷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

开展“三个创新”

加强业务产品创新。村镇银行应加快推出企业致富带头人、就业扶贫、贫困村提升工程、特色产业扶贫、旅游扶贫、乡村振兴、网络扶贫等信贷新产品,形成服务特色。充分发挥村镇银行决策路径短、产品服务创新快的独特优势,创新“两权”抵押贷款新产品,拓展扶贫业务覆盖领域。

开展“村镇银行+互联网”创新。大力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优化银行账号受理环境,提高使用效率,稳妥推进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等新型电子支付方式。深化助农取款和农民工银行账号特色服务,切实满足贫困户各项支农补贴发放、小额取现、转账、余额查询等基本服务需求。

创新信息共享平台。通过政府精准扶贫建档贫困户名单与银行农户贷款数据库进行连接,搭建信息桥梁,确保扶贫资金使用精准,帮扶对象精准。利用银行客户经理对贫困户的资金流量和还款能力进行评估,提供数据反馈,为政府和有关部门统计金融扶贫的成效提供帮助,对贫困户实现动态管理。

处理好“三个关系”

处理好社会效益与自身效益的关系。树立“造血式”扶贫理念,遵循经济规律,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为贫困户对外提供及时方便、高质量、有尊严的金融服务,实现社会效益和自身利益的有机统一。

处理好重点人群与普惠人群的关系。村镇银行应精准聚焦,将贷款额度优先用于满足涉及建档贫困户的融资需要,提高金融扶贫效率;

处理好当前任务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村镇银行要以金融扶贫为契机壮大自身实力,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参与金融扶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用智慧扶贫,用脱贫攻坚引领业务发展。 





(作者单位为恩施兴福村镇银行营业部)






上一篇: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着力点
下一篇:春耕备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以多伦县为例
当代金融家 2024年4月 总第226期
出版时间:2024年04月08日
查看详细内容
 
热门排行
【新疆特稿】农信社“触及灵魂”的改革
解读从前,看见未来: 金融机构集团...
5G时代商业银行的挑战与变革
浅谈跨境网络赌博金融综合治理对策
商业银行业务联动营销效能提升之道—...
网络游戏行业洗钱风险及监管对策
古希腊的德拉克马银币——外国货币史...
古印度的重量制度和早期钱币
完善存款保险风险差别费率核定工作的...
做好金融业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