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推合肥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和未来方向

作者: 日期:2019-08-27 09:58:08

作者 | 戴利强 安徽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来源 | 《当代金融家》杂志2019年第8期

导读
绿色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可持续金融服务模式,是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动力。通过健全体制机制、完善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发展绿色经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合肥为代表的绿色金融助推高质量发展之路逐步清晰成型。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绿色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也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绿色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可持续金融服务模式,是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动力,也是未来发展趋势。近年来,安徽深入推进经济转型和绿色发展,高度重视绿色金融在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绿色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健全体制机制、完善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方面做了大量具体工作,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合肥为代表的绿色金融助推高质量发展之路。

 
合肥发展绿色金融的优势条件
合肥,位于安徽中部,是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坐拥800里巢湖,城湖共生,产城一体,于2014年获批首批“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具有发展绿色金融得天独厚的条件。
 
其一,绿色产业发展基础夯实。
一是科教资源丰富。2017年,合肥成为继上海后的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市,坐拥中科大等高校54所,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中央驻肥科研机构9家,各类研发机构1316家,两院院士123名。
二是绿色产业集聚。合肥是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形成了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建立了六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其中,新型显示、机器人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语音、新能源汽车入选首批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拥有以京东方、晶合为代表的4家国家级绿色工厂,以美的洗衣机、美菱股份为代表的63种绿色产品(全国共246种) ,同时,绿色园区及绿色供应链也有望实现突破。
三是自然禀赋优越。合肥是现代综合交通枢纽,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和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双节点城市,坐拥800里巢湖,是我国为数不多的拥有水域的省会城市。
 
其二,绿色金融产品日益丰富。
合肥大力发展绿色信贷,创新多元化绿色信贷产品,推广运用银团贷款、供应链金融等方式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积极拓展绿色产业融资渠道,全力支持以科大讯飞、国祯环保、阳光电源等为代表的一批绿色企业进军资本市场,努力为绿色企业上市搭建平台,提供金融要素对接。创新设立各类绿色金融产品,徽商银行发行5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用于投资节能、环保、生态、健康等绿色产业项目贷款,引导资金流向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领域,支持绿色发展项目。合肥包河区设立区级产业投资母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绿色产业发展。
 
其三,绿色金融载体优势明显。
合肥市以包河区为绿色金融发展载体,坚持以绿色金融促进绿色发展,大力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金融支柱地位日益凸显,绿色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加速形成。合肥滨湖科学城正式挂牌成立,为推进和落实合肥创建绿色金融创新试验工作明确了更加科学的试点范围,为绿色金融提供可持续发展空间和产业载体。
 
绿色金融助推合肥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首先,健全体制机制,夯实发展体系。
为解决环境外部性问题,鼓励绿色投资、限制污染性项目投资。2016年至今,省政府金融办、人民银行合肥中支、省环保厅等多部门联动,联合印发《安徽省绿色金融体系实施方案》、出台《安徽省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实施方案》、制定《安徽省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不断完善绿色金融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为合肥市发展绿色金融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2019年1月,相关部门还出台《安徽企业环境信用信息与金融信贷衔接联动实施办法(试行) 》,把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分为诚信、良好、警示、不良四个级别。对于评价为诚信和良好的企业在贷款上给予便利,对评价为警示的企业贷款严格审查,并谨慎授信,对于评价为不良的企业贷款有权拒绝,已经贷款的,要求压缩贷款规模。
 
其次,完善基础设施,提供对接平台。
一是积极做好企业环境信息基础数据收集。将部分公开环评信息纳入征信系统,让金融机构及时、全面地了解相关企业环境信用数据,为绿色信贷提供依据。二是探索建立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库,积极搭建金融机构与环保企业交流合作平台,引导信贷支持去产能企业转型升级。承办中科大金融前沿高峰论坛,连续两年举办中国合肥金融外包峰会,将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的资金需求及时传递给金融机构,一批绿色金融类及绿色产业类项目成功签约。三是深化银政企合作。2016年以来,通过成功举办全省银企对接会、中博会、国际徽商大会金融服务业展、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产业技术与资本对接会、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资本要素对接专场等活动,深化政银企合作,有效提升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沟通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再次,发展绿色经济,完善金融生态。
积极践行绿色发展新理念,以实施“三河一湖一园一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程为契机,加快构建绿色生态安全屏障;加强重点领域污染防治,为支持巢湖流域综合治理,国开行安徽省分行共授信454亿元,已提款132亿元。全面推行河长制;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土壤污染治理;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推进畜禽养殖规范化管理,助推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发展;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进循环低碳绿色产业发展,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多措并举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最后,发挥协同作用,构建激励制度。
合肥市政府加强财税、金融、产业等政策支持绿色金融发展力度,充分发挥各项政策的协同作用。一是加强财政政策支持。制定扶持绿色金融发展的专项政策并安排专项资金,从绿色产业基金、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担保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二是加大金融政策支持。积极探索将再贴现、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与绿色信贷挂钩,实施“扶贫再贷款+”项目化管理。同时,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绿色信贷实施情况逐步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体系,引导金融机构投放向绿色产业领域倾斜。三是为加强政策引导,积极研究将绿色发展相关指标纳入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业绩考核,充分调动金融机构支持绿色发展项目的积极性。
 
绿色金融更好发展的未来之路
一是加强体系建设,做优绿色金融顶层设计。
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相关机构,统筹推进合肥市绿色金融工作。理顺工作机制,通过市场化模式进行具体运作,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并出台合肥市绿色金融发展总体方案及实施细则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和配套文件,明确绿色金融的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等。
 
二是加快政策研究,出台绿色金融支持政策。
研究出台监管部门激励政策。建议金融监管部门在监管考核指标中新增金融机构绿色金融成效指标;将支持绿色金融发展情况纳入金融机构支持地方发展考核办法中,并组织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奖评选,鼓励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研究建立风险容忍机制,建立绿色金融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提高绿色信贷不良率的容忍度。
 
三是加紧打造平台,做大绿色金融业态规模。
延续绿色金融业态集聚发展态势,结合合肥滨湖科学城区域特色,建设绿色金融产业和绿色金融政策物理承接载体和绿色创新发展综合体,形成涵盖绿色金融、金融衍生品行业、金融配套产业、绿色金融人才培训的“生态圈”和“集聚地”,打造设施先进、机构集中、特色鲜明,立足长三角、辐射全中国的绿色金融中心和绿色产业新高地。
 
四是找准供需结合,精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从绿色资金供给端和绿色项目需求端同时发力,打通“两端”的连接通道。围绕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省会城市”,以“大科技、大制造、大环保”为特色领域(以科大讯飞等为龙头,大力发展科技产业;以长鑫、京东方等为龙头,发展大制造产业;以国祯环保、阳光电源等为龙头,发展大环保产业) ,瞄准合肥市优势主导产业、战略新兴产业金融需求,做细绿色项目标准,做优绿色项目遴选,做大绿色产业项目库,从需求端梳理摸排绿色项目。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建立多元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丰富面向绿色产业项目的绿色资金和消费产品,从供给端提供多层次绿色资金。





上一篇:绿色集聚效应创新区域金融 -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的安徽实践
下一篇: 服务银行转型: 马鞍山实践与商业银行未来
当代金融家 2024年4月 总第226期
出版时间:2024年04月08日
查看详细内容
 
热门排行
【新疆特稿】农信社“触及灵魂”的改革
解读从前,看见未来: 金融机构集团...
5G时代商业银行的挑战与变革
浅谈跨境网络赌博金融综合治理对策
商业银行业务联动营销效能提升之道—...
网络游戏行业洗钱风险及监管对策
古希腊的德拉克马银币——外国货币史...
古印度的重量制度和早期钱币
完善存款保险风险差别费率核定工作的...
做好金融业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