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立群:促进基础设施投资 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

作者:金立群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 日期:2017-05-24 15:14:20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构想,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顶层设计,体现着深厚的历史意识、宽阔的国

\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构想,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顶层设计,体现着深厚的历史意识、宽阔的国际视野、强烈的前瞻意识。对区域和全球的合作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方案,增添了新的正能量,彰显了中国的大国责任。

无论基础设施建设还是贸易与投资,都需要资金融通跟得上,增强金融支持机制,根据沿线国家的实际情况,提供切实有效的金融服务。正是基于这一整套有机衔接并符合时代潮流的理念、原则、目标、规划、机制与手段,“一带一路”倡议自从2013年提出以来,响应热烈积极,实施推进有条不紊,效果开始显现,沿线国家和人民不断增进获得感。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进来,各类公共与私人机构,特别是金融机构和各类工商服务企业,纷纷聚焦“一带一路”,从中寻求并获取商机,受益的同时,也实质性地参与到这一历史进程中来,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对“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实施进展的理解

一是“一带一路”倡议,秉持了古丝绸之路精神,集中体现为和平发展、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合作共赢。源于中国文化理念以及中国与沿线国家相处之道的这一精神,在过去2000多年里,得以继承延续和发扬光大,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正是这一无形纽带,使得“一带一路”倡议一经提出,就产生了广泛共鸣。

二是共商共建共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基本理念。这是一个系统链条,也是一个有机体系。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原则、总体规划、重点领域、规则机制等,共同协商,形成共识;在此基础上,发挥各方潜能和优势,共同参与,合力推进;对于建设成果,公平分享,实现联动式共享发展。这样的理念意味着集思广益、优势互补、各扬所长、各尽所能、成果共享,是平等参与、民主协商、合力而为、开放包容的价值观体现,得到了广泛赞同与认可,顺应了区域乃至全球交流合作的发展潮流,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各方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三是打造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根本目标。要实现融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于一体的命运共同体目标,需要各国积极合作,共同努力,在推进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使我们人类生活的世界,真正成为一个“鸡犬声相闻”的地球村,建设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国际社会。命运共同体意识不仅仅是“一带一路”建设,也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统领性指引,体现了基于多元价值的和谐共生思想,也是认可多样性基础上求同存异、寻求最大公约数的务实外交价值观的显现。

四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主要的机制和手段。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及其稳步实施,形成一个共商共建共享的广泛交流合作平台。借助这一平台,各个经济体和区域合作组织,对接发展战略与规划,沟通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不协调甚至冲突,提升发展规划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协同效应,激发相互促进的外部溢出效应。

五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和先导,是一个有形的连接纽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普遍落后,产业承载能力较弱,投资环境较差,严重制约着工业化与城市化步伐。加之,“一带一路”覆盖范围广泛,跨越多个大陆,沿线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建设更是滞后,进一步制约了相互之间的贸易与投资。只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先行,尽快有所突破和改善,才能促进商业投资、贸易和人员往来,推动民心相通。
 
对“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实施进展的认识

总体来看,“一带一路”倡议的以下特点值得关注:

一是“一带一路”是以发展为导向的新型区域经济合作平台。就沿线发展中国家而言,增长、发展,摆脱贫困、改善民生,是其头等要务,是最为急迫的需求。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此感同身受。正因如此,“一带一路”聚焦于发展,首要的目标就是促进发展,有关机制方式方法途径,均以发展为导向。

其实,这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所秉持的以一贯之的取向。由中国作为主席国的G20杭州峰会,首次将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核心位置,首次就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首次就支持非洲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开展合作。这不仅具有开创性意义,也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总是围绕着如何有利于促进发展来提出全球治理改进与建设的倡议和方案。

二是“一带一路”是一个充分开放的多元化合作机制。这一机制,并不事先制定明确的约束性准入条件,不追求统一的约束性规则体系,不寻求覆盖所有成员的统一性机制化安排,更不拟定具有强制性的目标体系,也没有量化的具体标准和时间表。不论是沿线国家,还是区域合作组织或者共同体,以及其他国际组织,只要认可 “一带一路”的合作理念,都可以自主决定参与进来,成为其中一员,选择适合本身发展诉求的合作机制。

我们看到,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既有机制化的自由贸易区,也包括诸如次区域合作、经济走廊、国际大通道、产业园区、国际产能合作等各种形式的非机制化安排。“一带一路”不排除任何国家参与,其多元性与开放性,最大限度地适应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需要,很好地兼顾了各方关切和诉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区域组织参与进来。这一机制,不仅能够同其他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和平相处,并行不悖,也能够对接合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是对中国而言,“一带一路”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开放的重大举措。不仅是落实“亲、诚、惠、容”周边战略理念的重要载体与依托,也是推进新型国际关系实践尤其是经济外交的有效平台。但是,中国在这一进程中,从一开始就非常明确并一再强调,始终坚持正确的义利观,以义为先、义利并举,不急功近利,不搞短期行为,统筹中国同沿线国家的共同利益和具有差异性的利益关切,寻找更多利益交汇点,重视调动沿线国家积极性。

四是“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实施,作为推动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的新途径,必将极大推进联动包容式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建设。在开辟增长源泉、拓展发展空间、凝聚互动合力、夯实共赢基础的同时,不断促进并增强多边主义发展。
 
基础设施投资对“一带一路”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的意义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基础与先导。在这一方面,以中国为代表的主要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过去30多年,在中国成功的经济增长与发展实践中,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得到了典型验证。无论是诸如公路、铁路、港口码头、机场航线等交通设施领域,还是能源、电力、电信、计算机互联网络等信息处理与传输领域,以及水务、供暖、轨道交通、垃圾处理等城镇公共设施领域,均是中国政府最优先并一直十分重视的投资对象,努力创建创新各种机制与方式渠道,广泛动员引导国内外公共与私人资本大力投入。长期坚持投入以及建设成果的逐年累积,终于使基础设施有了实质性根本改观。

正是基于强大而持续性的基础设施改善,中国的产业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工业化与城市化得以快速推进,就业空间不断拓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以提高,国力持续提升,7亿多人脱贫,占到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完全有能力在2020年前实现剩余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对于如何持续强力推进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中国的金融支持机制与体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方面,中国同样积累了成功的经验。经过几十年的不懈探索,形成了政府财政投入为引导,以多边开发机构和双边支持性投入为重要补充,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中坚力量,通过与各级政府的有效合作,协同行动,广泛动员、撬动、引导公共与私人资本,并借助各种灵活高效的融资机制与工具,最终将中国债券市场真正大踏步地推动发展起来,促成了各类基础设施项目主体自身投融资能力的切实提升,也为国内外各类商业性金融与非金融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及相关领域铺平了道路。这一经验值得认真研究总结,也必将对“一带一路”以及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基于这一经验,中国推动G20成员国进一步注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的关键作用,促成杭州峰会重申促进基础设施投资,核准了中方发起并于2016年启动的“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以加强互联互通项目的整体协调与合作,加大对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投入和智力支持,加速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程。
 
亚投行将与其他多边开发机构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亚投行倡议的提出、成功筹建与顺利开业体现了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

在中国领导人向世界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同时,结合中国以及主要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宣布了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倡议。亚投行的成功筹建与顺利开业,已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倡议完全是基于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建设,是互信基础上的共商共建共享,这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参与。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发展中国家,亚投行在筹建时就注重结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建立了非常驻董事会制度,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确立了明确的问责机制,做到了责权利相统一;项目采购和职员招聘向全球开放;建立了兼顾现有国际标准和发展中国家实际情况的环境与社会政策,探索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

开业以来,在稳步推进机构建设的同时,本着财务可行、环境友好、经济可持续的原则,积极推进项目开发储备和立项审核工作,陆续在亚洲发展中国家投资支持涵盖公路、铁路、港口、城市设施、能源电力、通信等领域的项目,促进了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建设。

总体来看,亚投行倡议、成功筹建和运行实践,均得到了广泛认可与好评。亚投行已经牢牢奠定了21世纪新型国际组织的地位,完全融入了世界多边开发机构的大家庭之中。

亚投行将创新性地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尽管亚投行作为一个多边机构,并非专为“一带一路”所设,但对“一带一路”高度重视,将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主要切入点,与其他多边发展组织一道,积极参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际上,众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是亚投行成员国,只要有符合亚投行贷款原则的项目,亚投行就将全力给予支持。当然,对于其他地区的成员国,也丝毫不会忽视,同样给予支持。随着亚投行成员国数量的增多、区域的扩大,将综合考虑资金分配,将基础设施投资逐步延伸到非亚洲地区的成员国,以便让所有成员国都能获益。

与此同时,应当清醒地认识到,面对如此巨额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需要包括亚投行在内的所有多边开发机构,各国开发性与商业性金融机构,以及更广泛的公共与私人资本合力而为,才能不断满足需要。

有数据显示,在全球所有基础设施项目的总投资中,多边开发银行提供的资金仅占5%。即使这一数据翻倍,也不过是10%,非常有限。因此,应当意识到,多边开发银行投入的持续增加是重要的,但最重要的,是如何使多边开发银行的投资真正起到先导性、撬动性、引领性作用,特别是如何有效地广泛动员和引导私人资本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来,并切实促进发展中国家自身能够进入资本市场,实质性提升其基础设施的投融资能力。

有关方面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并正在推进相关机制建设。近几年来,G20系列财长、央行行长会议以及领导人高峰会,均在不同层面上强调并推动多边开发银行加强对基础设施投资的支持力度,增强动员诸如商业保险资金、养老金以及其他各类私人资本的能力。杭州峰会更是促成11家多边开发银行提出了《支持基础设施投资行动的联合愿景声明》,突出了加强项目储备、提高项目质量、增进新老多边开银行合作、与私人资本广泛合作等内容。
 
亚投行将连同相关方面共同帮助发展中成员国增强进入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

作为一家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投融资的多边开发银行,亚投行高度认可、积极响应并切实履行G20领导人杭州峰会核准启动的“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不断提升项目开发、储备、审核和执行能力,稳步扩大自身的直接性贷款投资规模;与此同时,努力通过各种合作机制的建设,探索各种创新道路,最大可能地广泛动员、撬动、引导各类公共与私人资本,促成日益增强的合力,共同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来。

为此,亚投行正在研究启动几项工作,其中一项是亚投行将进入资本市场发行债券,也是一项常规性机制,这是广泛动员吸收域内外私人和公共资本的传统标准方式,也是亚投行在资本市场上建立信用记录、带动自身能力建设、提升并不断夯实财务基础的需要;另一项是正在启动与养老金以及商业保险资金等长期私人资本的合作机制,借此探索与私营机构开展务实有效合作的新途径新方式。

就中长期而言,亚投行将连同相关方面,共同努力,帮助发展中成员国增强进入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支撑其基础设施投资。对此,亚投行将通过贷款、股权投资、担保以及创新型金融工具,支持发展中成员发展本土债券市场。在此基础上,以基础设施项目债券为主体,推进亚洲债券市场发展,切实增强亚洲基础设施的综合性投融资能力。这是亚投行作为一家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应当也能够发挥的基础性、开发性、支撑性、引领性作用。

总之,已经起步运营的亚投行,充分珍视众多成员国和全球相关方面的信任与支持,保持战略定力,立足高的格局,又要接地气,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推进机构建设,创新型地努力开拓运营,把好风险关,确保走出一条稳步扩大高质量信贷资产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练好“内功”的同时,与其他国际组织一道,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上一篇:屠光绍:把握“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提升海外投资并购能
下一篇:胡怀邦:以开发性金融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当代金融家 2022年9月 总第207期
出版时间:2022年09月08日
查看详细内容
 
热门排行
古希腊的德拉克马银币——外国货币史...
党建与业务工作坚持六个“双融合”
如何在“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之...
古埃及的重量单位和钱币流通——外国...
美元清算体系下 金融制裁的可能性、...
商业银行:疫情下的交易场景与吸存策略
新形势下金融反腐与廉洁风险管理
浅析绿色贷款及绿色贷款统计制度
新冠肺炎疫情的经济金融影响与应对
人行菏泽中支: 创新“三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