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标准化建设 第三方平台的角色

作者: 陈林峰 陈 雷 日期:2016-11-28 10:39:38

导读根据多种基础资产的差异,对基础资产打包和评级测算,并根据其发行规模进行估值和定价,是整个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引入第三方机构,有利

导读

根据多种基础资产的差异,对基础资产打包和评级测算,并根据其发行规模进行估值和定价,是整个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引入第三方机构,有利于估值体系的完善和公允定价模型的构建,实现整个资产证券化产业链条的有序发展。

伴随着我国存量债务资本化时代的来临,资产证券化作为资本市场发展的有力补充,成为金融体系盘活存量的重要方式。2012年以来,资产证券化在国内的重启和注册制的推出,使其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存在基础资产的多样性,市场监管的不统一等问题,因此,标准化建设成为未来推动资产证券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另外,标准化建设还可以增强信息披露程度,促进市场规模的扩容,提升证券化产品的流动性,实现资产证券化的良性发展。下面从第三方交易和分析平台的视角,阐述在证券化产品的发行、交易、衔接等环节,资产证券化的标准化建设在促进交易、产品设计和流通等方面的作用。

 

发行环节:加强信息披露的标准化,第三方交易平台提供信息补充与完善

资产证券化作为以资产信用为基础的结构化融资工具,对信息披露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注册制推出之后,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发行阶段,标准化建设主要体现在基础资产、资产池、产品结构设计、增信机制以及发行资料等五个方面。

 

第一,针对不同基础资产性质的产品,需按照监管要求提供详细的信息披露模板,并由第三方平台完成归纳整理。现有的监管制度对大类的资产发布了信息披露指引,即证监会、交易所、基金业协会以及银行间交易商协会提供的尽职调查指引和信息披露规则,构建了稳定的证券化产品信息披露的制度基础。但在基础资产类型更为丰富的企业资产证券化领域中,监管尚需出台大类以及细分的资产披露要点,以实现信息披露的标准化。第三方平台着手对披露信息进行梳理和归纳,完成标准化数据库的积累。

 

第二,针对资产池的具体信息披露,需进一步强化披露程度和后期跟踪。目前,我国仅规定投资者在发行期间可以查询基础资产池的全部信息,尚未满足第三方评估机构的查询分析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一、二级市场定价和市场流动性。通过第三方标准化的建设和监管措施的完善,在发行期间制定风险标准,来确定不同风险资产的准入标准;并对应资产池的标准化模板,进行逐笔披露,在发行和存续期间都予以跟踪和查询,实现发行前后的综合管理。

 

第三,促进产品结构设计的标准化。由于不同的基础资产对应不同的产品设计标准化流程,因此,对于同一资产,在设计产品环节时,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来实现标准化产品的设计,以缓解投资者对产品的困惑。简言之,以发行人发起融资、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差额支付或者担保增信等手段来实现产品的流通,即通过标准化的建设,资产证券化将成为类似于债券类资产,从而转化为标准的债券产品。标准化产品结构的设计,便于信用分析评价体系的横向比较,也有利于降低投资者的决策成本,提高市场的流动性。

 

第四,目前,资产证券化增信效果并不明显,由于刚性兑付压力扭曲了风险定价,也淡化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从而迫使发行人采取更加严格的增信方式,导致提高了发行成本。通过标准化建设,第三方平台可以运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和金融工具来提高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交易质量,降低投资者风险,有利于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成功发行。标准化第三方增信作为外部增信措施,不仅有利于资产证券化商品的发行,而且降低了信息的不对称性,从而有效地保护了投资者利益。因此,第三方增信机构的引入,有利于强化信息透明度,节省发行和交易的成本,长远看来,增信手段的加入还有利于整体金融市场的稳定。

 

第五,对于发行资料中的募集说明书以及相关报告,发行人需要提供格式标准化的模板材料,并建立发行人的标准化数据,为投资者决策提供便利和技术支持。

 

交易环节:促进产品的流动性,提高投资者的参与度

随着市场的扩容和资产类型的丰富,建立第三方机构数据库是必不可少的,可以为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在数据支持方面,第三方平台不仅能提供产品交易信息,还能吸引更多机构投资者参与,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合理匹配,完善证券化产品的标准化发展机制,实现市场的良性循环。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有必要立足市场需求,加强周期性数据的积累和收集,建立计量模型的核心数据指标体系。在数据库的基础上,构建统一的信用风险计量的统一方法,同时积极尝试其他测算方法,定期进行验证。

 

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发行人可以对其不同基础资产类型的产品推出系列化、品牌化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品牌化和系列化的形成带来的是市场的相对标准化,这有利于降低投资者的决策成本,对于提高市场流动性有积极作用。根据多种基础资产的差异,对基础资产的打包和评级测算,并根据其发行规模进行估值和定价,是整个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引入第三方机构,有利于估值体系的完善和公允定价模型的构建,实现整个资产证券化产业链条的有序发展。

 

衔接环节:促成交易,提高效率

资产证券化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融资业务,涉及证券、担保、评估、财务、法律等多个领域,需要专业的团队去推进整个链条的运转。衔接环节,第三方平台在促进机构间的协作过程中,对产品的发行和推广提供服务和支持,可以有效提高市场效率,促进交易的完成。

 

首先,第三方平台作为间接参与机构,服务于发行人,为发行环节提供技术支持,并向参与单位推荐投资银行、信用评级机构、信用支持机构、受托管理人、服务商、财务顾问、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承销商等中间商,促成交易达成,提高发行效率和优化管理流程。

 

其次,第三方平台通过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提高其对产品的认同和定价能力,来盘活整体市场氛围,提高市场的参与度。因此,需要建立标准化的第三方平台,探索更加简便有效的交易方式,为投资者提供二级市场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为其流动性提供保障。

 

再者,第三方平台参与产品的发行和推广,并对已发行产品的运作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运用第三方数据平台,第一,可以更有效率实现产品信息的挖掘和风险的识别;第三,可以将非标准化的流程和服务,逐渐实现标准化,从而使得操作更加透明,既有利于产品发行、推广,又让产品的后续运行管理得到技术支持和保障;第三,可通过市场的实践和经验的积累,协助推动做市机制的发展,引导收益率曲线的形成。

 

最后,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史较短,数据积累有限,一级市场不能做到定期发行、二级市场流动性不足。因此,难以形成有效的定价估值体系,流动性价值得不到完全体现。这导致做市商动力不足,且在市场规模较小,风险对冲机制缺乏的条件下,做市商面临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等,做市的风险收益不匹配导致当前做市商机制利用率低。推动做市商机制的发展不仅能够提高市场流动性,也能够引导市场收益率曲线的形成,促进价格形成。因而,应跟上我国证券化市场蓬勃发展的步伐,逐步推动做市商机制的应用,通过对产品标准化程度建设,逐步完善到各种类型的产品。同时,第三方平台通过对市场化数据的积累和沉淀,促使市场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价格调节机制,并促进市场良性循环。

 

整体协调:以第三方机构的中立立场来协调各个环节的推动和风险收益的匹配

标准化的资产证券化可以进一步加强信息披露的力度和产品结构的灵活设计,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分层隔离,这样一来,可以匹配各种风险偏好的投资者之间的资产配置与对接,有效促进整体信用风险的分散和优化。

 

引入第三方交易与分析平台,从整体上协调发行、交易和衔接各个环节,确保信息披露的完整性、相关数据的可获得性,促进项目快速高效地推进。与此同时,第三方平台作为金融中介,通过识别参与各方在证券化操作过程中的分工,来协调参与各方之间的利益冲突和风险防范。同时,通过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可以形成公平的业务竞争,促进资产证券化市场的稳定健康和做大产品的市场规模,进而促进整体市场深入发展。





上一篇:企业资产证券化标准化建设:券商的思考
下一篇:瞻前还要顾后 信托客户风险承受能力全透视

相关文章

当代金融家 2024年4月 总第226期
出版时间:2024年04月08日
查看详细内容
 
热门排行
【新疆特稿】农信社“触及灵魂”的改革
解读从前,看见未来: 金融机构集团...
5G时代商业银行的挑战与变革
浅谈跨境网络赌博金融综合治理对策
商业银行业务联动营销效能提升之道—...
网络游戏行业洗钱风险及监管对策
古希腊的德拉克马银币——外国货币史...
古印度的重量制度和早期钱币
完善存款保险风险差别费率核定工作的...
做好金融业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