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金融”已然燎原,“中国共享金融50人论坛”启航

作者:当代金融家 日期:2015-09-26 18:30:51

“中国共享金融50人论坛”是由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和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共同担任学术指导单位,由《当代金融家》杂志和中关村华夏新供给经济

 

\

▲ “中国共享金融50人论坛”预成立·媒体吹风会现场

“中国共享金融50人论坛”是由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和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共同担任学术指导单位,由《当代金融家》杂志和中关村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联合发起的非官方、非赢利性的金融学术研究组织。

 

9月8日,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和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共同撰文《共享金融:大变革时代金融理论有了突破点》,首次提出了“共享金融”这一概念。作为“共享金融”理论的首次提出者,姚余栋和杨涛共同表示,共享金融与共享经济密不可分,也给今后金融的自我完善和创新提供了一条“通往理性繁荣之路”。

 

为了进一步推进共享金融发展, 由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和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共同担任学术指导单位,由《当代金融家》杂志和中关村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联合发起的“中国共享金融50人论坛”即将成立,成立大会预计将在10月底在北京召开,此论坛为非官方、非赢利性的金融学术研究组织。

 

在9月22日召开的“中国共享金融50人论坛”预成立·媒体吹风会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华夏经济学基金会副秘书长甯辰、《当代金融家》杂志主编李哲平等业界领导和专家,就共享经济和共享金融发表了最新观点,并希望通过 “中国共享金融50人论坛”进一步助推共享经济、共享金融发展的战略畅想。参加会议的还有来自全国各大报刊、各大网站的30多家媒体。

 

共享经济凸显燎原之势◢

 

共享经济以信息化技术手段和渠道为桥梁,公众更加平等、有偿地共享一切社会资源,彼此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享受经济红利。

 

共享经济虽然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被提出来,但是真正流行是在近两三年。近年来,也正是以共享经济为特点的交叉型业态,让人们在艰难的经济复苏中,看到了经济增长的新亮点。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的普及,共享经济不断找到新的着力点,正在形成燎原之势。

 

截至2014年底,全球共享经济的规模大约为150亿美元。时至今日,投资者对共享经济的追捧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推动汽车共享的Uber的估值已经高达500亿美元,住宿共享旗手Airbnb的估值也已经达到255亿美元。Uber的竞争对手Lyft估值也达到25亿美元。购物配送公司Instacart估值20亿美元,其竞争对手Postmates估值也在1.5亿到2亿美元之间。

 

在德国,12%的人通过互联网进行“合作消费”,这一比例在14~29岁的年轻人中达到25%。

 

中国的共享经济也正在蓬勃兴起。9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分享经济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新路子”。当前,国内一大批打着“共享经济”旗号的租车网站及手机应用争先涌现。众筹模式也成为备受年轻创业者追捧的主流方式之一,截至2014年8月底,国内已有80余家众筹平台。

 

共享经济下的共享金融◢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共享经济的发展潮流必然渗透到金融领域,从而使传统金融向“共享金融”发展。



▲ 姚余栋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

 

关于“共享金融”的内涵,姚余栋表示,“所谓共享金融,就是通过大数据支持下的技术手段和金融产品及服务创新,构建以资源共享、要素共享、利益共享为特征的金融模式,努力实现金融资源更加有效、公平的配置,从而在促使现代金融均衡发展和彰显消费者主权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共享经济模式壮大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姚余栋指出,“共享金融”的三个层次包括:居民、企业等金融资源的供求个体间的金融共享;居民、企业等金融资源的供求个体与金融机构间的金融共享;金融机构间的金融共享,包括同业的和跨业。

 

共享金融是去中介化的过程,姚余栋表示,“共享金融的典型形式就是P2P和互联网众筹,但是还不完全,未来可能还将出现类似区块链(Block chain)的技术。这个技术出现以后,会将参与者纳入一个自动生成的合约中,之后大家共同遵循这个合约,开展共享合作,以此来进行场外金融资源的交易。从而,很多人不再需要把资金都给交给金融机构来配置。

 

“从社会网络这个视角来看,一旦出现某种合约或合作符合经济原理的话,它就会迅速扩张,最终导致个体卷入这个合作。那时候,共享的不只是大家的车、房,还有金融资源。所以,共享金融一定会十分有前途,但是还需要我们共同探索和推动。”姚余栋说。

 

共享金融的生命力远高于互联网金融◢

 

作为全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共享金融涵盖了金融市场化、金融服务实体、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等一系列金融演进方向和理念,也是适应后工业时代和消费者主权社会特点的“小、众、美”金融。与当前如日中天的互联网金融相比,共享金融更体现了长期、深层的金融模式与功能变革。


 杨涛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

 

杨涛表示,无论从技术还是制度来看,互联网金融体现出的都是共享金融的核心理念。时光向前追溯,早期促使金融得以变革的技术与互联网无关,可能是电报、电话等,而源自草根的金融萌芽却一直带有互助共享的色彩,直到被大资本的贪婪所淹没;未来的物联网可能替代当前的互联网形态,主流的信息技术也可能发生难以想象的演变,但是金融发展目标,仍然是如何进一步在金融运行中体现出个性与民主,遏制金融巨鳄的“丑恶”与金融面纱的“虚妄”,在决策共举、各方共赢、利益共分、机制共建、风险共担、事业共助的基础之上,构建真正有利于美好社会的“好金融”。

 

“由此来看,即便互联网金融一词终将消逝在历史长河之中,共享金融的生命力也能够伴随金融理性、道德、自律的成长而延续下去。

 

“无论过去还是往后追溯100年有可能有新的代替互联网的东西,但是我们所强调的共享金融的内涵,体现的是金融的个性和民主,体验的是决策供给各方共赢、利益共分、机制共担的局面。所以,无论从技术还是制度角度它都会是一直存在的,。所以,共享金融的生命力远高于互联网金融。”

 

对于共享金融来说,技术的“突飞猛进”为商业模式创新“插上了翅膀”,制度的变迁则创造了良好的金融新生态环境。展望未来,杨涛认为,共享金融将有五大发展路径:金融终端的资源与功能共享;金融媒介与渠道的共享;金融消费与需求的共享;金融风险与监管的共享;金融与实体的共享式发展。

 

▲ 甯辰 华夏经济学基金会副秘书长、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在本场会议上,华夏经济学基金会副秘书长、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甯辰分享了他关于“共享金融”的心得体会。

 

甯辰认为,伴随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共享经济是一个必然的选择。类似一个高速铁路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都在高速铁路的铁轨上运行,而共享经济就是铁轨上这些机车的运行规则,因此会成为必然的选择。

 

他指出,信息共享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今后将可能对共享金融领域产生最先和最快的影响,因为金融领域完全是信息的流动。

 

举例而言,甯辰表示,天弘基金会通过为余额宝用户专门打造的社交生活及金融理财网站“宝粉网”,规范出一些标准化的问题,邀请宝粉网用户帮助调查发债主体信息,如调研企业开工时间,天弘基金拿到这些信息再加工,构成对发债主体信用研判的基础。

 

“养几十个研究员成本很高,我们现在有一千多万客户帮助调研,” 甯辰称,这一应用的效果将几何倍数增强天弘基金的能力。

 

此外,甯辰透露,天弘基金正在与有关合作方搭建股票投资人的沟通交流平台,在平台上对经验丰富的大V开展调研,并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工具,用数据分析方法及模型形成对各个行业的分析判断;最后,提供给天弘基金的研究员做辅助分析。“这就是一个标准的信息共享,分析成果形成以后,可供平台上的投资者共同使用。”甯辰补充说。

 

“中国共享金融50 人论坛”未来的使命和战略布局◢

 

在会议最后,《当代金融家》杂志主编李哲平介绍了“中国共享金融50 人论坛”未来的使命和战略布局。

 

“中国共享金融50人论坛”旨在为政府监管部门、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公司以及专家学者提供一个共享金融领域的高端研究和研讨平台,促进学术、思想交流,推动共享金融的合作与发展。

 

“中国共享金融50人论坛”将由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出任论坛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出任论坛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当代金融家》杂志社执行社长兼主编李哲平出任论坛秘书长。

 

论坛成员由传统金融机构(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与来自互联网金融等行业内具有极高市场知名度与影响力的50位领军人物组成,并邀请在监管层、学术界中具有影响力和责任感、在共享金融相关领域具有深度理论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作为特邀嘉宾。论坛将通过定期及不定期的组织活动,为论坛成员提供一个充分沟通交流的平台,推动共享金融从需求出发,改变金融厂商格局与金融供给方式,进而影响、推动中国共享金融的创新,并进一步助推共享经济的发展。






上一篇:互联网+下的股权投资:合伙圈与软件园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下一篇:社科院杨涛:理性认识金融与产业的“互联网+”

相关文章

当代金融家 2022年9月 总第207期
出版时间:2022年09月08日
查看详细内容
 
热门排行
姚余栋、杨涛:共享金融——大变革时...
中国资产证券化百人会热议:场外市场...
独家实录 | 近20位金融大咖热议共...
“互联网+保险”,监管意见如何?
韩锋:云决策CloudMind——区块链能...
“2020中国金融科技竞争力卓越榜”申...
张晓朴: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原则—探索...
你不知道的“互联网+保险”最新玩法
王广宇:共享金融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全...
BCG:金融机构驾驭大数据需作出三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