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金融服务平台上线,破解重复质押难题

作者: 日期:2014-12-18 17:57:14

中国物流金融服务平台目前已经整合了包括货权登记、物联网监管、仓储管理、仓单流转、现货交易、存货质检、价格预警、价格保险、征信融资、不良处置等全过程的物流金融产品链条

\
  中国物流金融服务平台目前已经整合了包括货权登记、物联网监管、仓储管理、仓单流转、现货交易、存货质检、价格预警、价格保险、征信融资、不良处置等全过程的物流金融产品链条,并形成了一个开放型的合作平台,吸引了成熟产品和成熟用户服务平台的资源聚集。

  (2014年12月)2014年11月2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十方面政策举措,在此形势下,企业越来越需要更多的物流平台的支持。2012年开始筹备组建的中国物流金融服务平台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应运而生并于2014年6月正式上线,而且以快速大踏步的节奏一步步发展壮大。这一平台对物流企业会带来哪些利好呢?作为中国物流金融服务平台的总策划,中物动产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景福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向记者详细解答其中的内涵。
  中国物流金融服务平台上线背后
  “中国物流金融服务平台是在商务部、银监会、北京市商务委等政府部门的指导下,由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支持推出,于2012年年底启动研发,所以不是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刘景福说,从2014年6月上线以来,中国物流金融服务平台经历了半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整合了包括货权登记、物联网监管、仓储管理、仓单流转、现货交易、存货质检、价格预警、价格保险、征信融资、不良处置等全过程的物流金融产品链条,并形成了一个开放型的合作平台,吸引了成熟产品和成熟用户服务平台的资源聚集。
  对于金融平台创建的缘起,刘景福回忆道,2012年末曾经开了一个关于行标的评审会,我作为评审组长,开会时探讨物流业监管规范。就在这个会上,银行和企业产生了尖锐对立,银行坚持要把保管责任加给物流企业——保管不同与监管,如果物流企业负责监管,只保证这批货物不丢失,至于这批货是好是坏,是真是假,是否会发生变质,这就属于保管的责任。讨论到这个问题时,会议一时难以进行。当时商务部、银监会的领导都在场,大家都很担心。因为那一年监管质押方面出了很多问题,物流企业和银行都在向后退。对此商务部认为,这方面如果大家都不做,由于商贸物流企业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那样融资会越来越难。所以当时我在会上提出要解决这个问题要建立一个全国的监管质押的登记和公示平台。会上很多物流企业认为,真要有这么一个平台,对中国物流企业和银行来讲都是一件巨大的好事。
  当时那些风险事件是怎样出现的?刘景福打比方说,比如说这有个杯子,是某个单位的,现在由于资金紧张要拿出来交给物流企业监管,然后到某个银行把这个杯子质押起来,这就是所谓的存货质押。这个单位觉得自身资金链困难,于是把这个杯子再质押一次给银行,这就是重复质押。在上海钢贸危机中就出现过同一批钢材重复质押十几次,这个问题就很严重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信息闭塞。因此如果能建立起一个平台,明确把每一笔存货的所有权、质权等包括监管仓库、委托监管企业等相关信息全部登记到平台上,通过信息的公示,这样就可以有效解决重复质押问题。
  就目前来看,中国物流金融服务平台已经显现出它的诸多优势。刘景福说,首先是能够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目前行业内存在的一些物流金融平台,更多是区域性或单方面的平台,只解决了单一点、单一企业或单一系统的问题,仍然解决不了全行业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中国物流金融服务平台是一个全行业、全国范围的公共平台,能够把供应链金融的两大主体——全国所有的银行以及更多的物流企业容纳其中,可以在全行业甚至全国范围内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相互之间有效互动,打破了单一区域、单一企业、单点业务的局限,做到银行、物流企业和用户的无缝对接。
  其次,这个平台提供的动态的信息登记公示与过程管理服务是一项创新。我们知道,存货由于其种类广泛、数量庞大、流通区域广泛,而且随时处于动态变化中,大量监管环节需要及时专业化处理。单纯的静态登记公示,无法满足存货变化的要求。而动态登记公示的落地,以及登记的担保存货的过程管理和应急处置,则要求有非常专业、独立的第三方、公正统一的、全国范围的物流金融平台。
  而且,由于平台由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支持,从国际经验来看,由行业协会主导的公共服务平台,可以有效地形成公平、公正、公信力的市场化运作。
  刘景福举例说,比如对于金融机构来说,监管带来的信任风险,通过对监管企业和监管员建立“失信人”名单来解决;价格波动带来的大宗存货市场风险,通过提供实时市场动态信息来预警;物流与金融对接流程不规范而引发的操作风险,通过建立流程标准来化解;重复质押带来的法律风险,通过有公信力的平台登记和公示来进行管理。
  平台实现了资源整合模式创新
  中国物流金融服务平台的运作实现了充分的资源整合。
  首先是有效地整合了供应链金融管理的各个环节,把原来单点、单主体、单过程的控制,扩展到了多点、多主体、全过程的控制;其次平台跨界整合了多种技术,涵盖物流、金融、供应链管理、物联网、北斗导航、征信评级、云计算等七个领域;最后把无数零散的、碎片化的信息整合到统一平台上,实施科学管理及标准化流程操作,形成了可应用于互联网金融及信用管理的大数据体系。
  中国物流金融服务平台符合《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的要求,而且明确落实了规划中提出的项目落地问题。同时,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和《国家标准委商务部关于加快推进商贸物流标准化工作的意见》,商务部、国家标准委联合制定了《商贸物流标准化专项行动计划》,目前平台已顺利入选该行动计划的第一批重点推进企业和平台名单。
  平台通过六大功能系统(存货担保登记系统、智能仓储管理系统、仓单流转管理系统、在线融资服务系统、质物资产处置系统、数据增值服务系统)来实现涵盖物流金融业务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管理。而且平台进行了一系列的模式创新,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运营模式的创新:平台在公司股权结构上,首创了三大行业协会参股、企业运营的模式,既体现了协会背景的公信力和公正地位,又采用了灵活高效的企业体制。
  二、商业模式的创新:平台在商业伙伴结构上,采用了产品和资源的双重整合。把市场上成熟的各个产品整合在一起,形成了完整的供应链服务,同时也把各个市场参与方背后的用户群体也整合在一起,创新地实现了产业链的多赢。
  三、技术模式的创新:平台在系统技术结构上,涵盖了物流、金融、供应链管理、云计算、物联网、北斗导航、征信评级、大数据等八个行业,并实现跨行业的有机整合,带动了相关八个行业的产业跨越发展。
  四、融资模式的创新:平台在权属登记、征信评级的基础上,衍生出新的信用体系架构,由此带动各个金融机构设计出创新的金融产品,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作为融资主体的信用问题和风控问题。
  这四大模式的创新,实现了多种资源的聚集,同时让这些资源获得的再生价值,不断产生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式的重复创新。
  据透露,目前中国物流金融服务平台已经在全国多个地方积极建立运营平台,与物流园区、交易市场、供应链服务商等行业巨头强强联手,打造全国最具影响力与知名度的全过程物流金融服务网络。





上一篇:DTZ戴德梁行南宁分公司正式成立
下一篇:BCG发布全球挑战者百强榜单 中国企业海外市场竞争力减弱
当代金融家 2024年4月 总第226期
出版时间:2024年04月08日
查看详细内容
 
热门排行
金融营改增果然有效!中小银行格局将...
BCG成立全新战略智库,纪念创始人布...
金融业集中采购闭门论坛(第一期)
体验IT4.0的神奇,猜猜银行的信息系...
第11届跨国公司年会:深层次推进信息...
恒丰银行俞勇:风险魅影下,我们为何...
原创|业内专家一文讲透险资行业资金...
胡润百富榜今发布 马云1500亿财富首...
新技术、新经济、新规则——访世界知...
专访生命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